钱塘县近日怪事再起,城西的镜湖接连发生异动:原本清澈的湖水变得浑浊发黑,湖边草木枯萎,更离奇的是,每到子夜时分,湖面便会传来女子的呜咽声,声如泣血,扰得周边百姓夜不能寐。更有传言说,有人曾看到湖面浮出红色锦鲤的影子,鱼嘴中竟衔着晶莹的泪珠,落地即化,透着诡异的寒气。
这日午后,济公正躺在灵隐寺的老槐树下晒太阳,手里把玩着一串佛珠,哼着不成调的佛号。广亮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济……济公师叔!不好了!城西镜湖出大事了!”
必清也紧随其后,手里拿着百姓递来的请愿信,补充道:“师叔,镜湖的水突然变黑,还传出哭声,周边村民吓得都不敢靠近,不少人已经搬到县城里暂住了,您快去看看吧!”
济公慢悠悠地坐起身,蒲扇一摇,打了个哈欠:“不急不急,世间怪事多,无非是冤情缠,怨气聚,才闹出这些动静。”他摸了摸肚子,笑道,“不过话说回来,老衲正好饿了,不如咱们先去镜湖附近的酒楼吃顿好的,顺便探探情况。”
广亮一听有吃的,顿时忘了焦急,连忙附和:“对对对,吃饱了才有力气降妖除魔!”三人收拾一番,便朝着城西镜湖而去。
一路行来,离镜湖越近,空气中的腥臭之气便愈发浓郁。湖边的杨柳树叶子枯黄脱落,湖面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浮沫,原本热闹的湖边码头空无一人,只剩下几只破旧的渔船歪歪斜斜地泊在岸边,透着萧条与诡异。
“这湖水怎么变成这样了?”必清捂住鼻子,皱眉道,“前些日子我还听说有人在湖里捕鱼,怎么突然就变成这副模样了?”
济公走到湖边,俯身查看,蒲扇轻轻一挥,一道金光掠过湖面,黑色浮沫散去少许,露出底下浑浊的湖水,隐约能看到几条鱼的尸体漂浮在水中。“这不是普通的水污染,是怨气凝结而成的‘玄阴浊水’,看来湖底定有大冤情。”
正说着,子夜时分将至,湖面突然泛起一阵涟漪,呜咽声缓缓传来,悲戚婉转,听得人头皮发麻。紧接着,一道红色的影子从湖水中跃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又落入水中。仔细看去,正是一条通体赤红的锦鲤,鱼眼中似乎含着泪水,模样极为可怜。
“是锦鲤泣珠!”必清惊呼道,“我曾在古籍中见过记载,锦鲤乃灵物,若感知到极大的冤情,便会泣泪成珠,以此向世人示警。”
广亮吓得后退一步:“难……难道湖底有冤魂?”
济公面色凝重,点了点头:“不错。这锦鲤定是受了冤魂所托,前来示警。我们今夜便在此守候,看看究竟是何方冤魂,有何冤屈。”
三人找了个隐蔽的角落藏了起来。子夜时分,湖面的呜咽声愈发清晰,红色锦鲤再次跃出水面,这一次,它口中衔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朝着济公等人的方向抛来。泪珠落在地上,化作一道白光,白光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
女子身着蓝布衣裙,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哀怨与不甘。“大师救命!”女子朝着济公三人盈盈一拜,声音凄婉,“小女子名叫周莲儿,是湖边周家村人,三个月前,我被恶霸赵虎诬陷偷盗,他勾结县令,将我打入大牢,严刑逼供,最后竟将我扔进镜湖之中,溺毙而亡!”
济公问道:“你既是被溺毙,为何怨气会凝结成玄阴浊水,连锦鲤都为之泣珠?”
周莲儿泣道:“赵虎不仅害了我的性命,还霸占了我家的田产,逼死了我的父母。我死后,魂魄被他用邪术困在湖底,不得超生。他还将一尊邪神雕像沉入湖底,日夜吸收我的怨气,修炼邪功,导致湖水变黑,生灵涂炭。”
广亮怒道:“这赵虎也太嚣张了!竟敢勾结县令,草菅人命!”
必清也愤愤不平:“师叔,我们一定要为周姑娘报仇,惩治恶人!”
济公摇了摇蒲扇,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这赵虎作恶多端,勾结贪官,残害百姓,老衲定要让他付出代价!”他转向周莲儿,“姑娘放心,老衲明日便去县衙,为你洗刷冤屈,还你一个公道。”
周莲儿连连磕头:“多谢大师!若能洗刷冤屈,小女子愿化作湖中锦鲤,守护镜湖周边百姓,以报大师大恩!”说罢,身影渐渐消散在白光之中。
次日清晨,济公三人来到钱塘县衙。县令王大人是个贪赃枉法之徒,平日里与赵虎勾结,鱼肉百姓。听闻济公前来,他心中有些不安,但还是强装镇定,出来迎接。
“不知圣僧今日前来,有何指教?”王大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济公开门见山:“王大人,老衲今日前来,是为周家村周莲儿一案而来。听说她被诬陷偷盗,被你打入大牢,最后溺毙湖中,可有此事?”
王大人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圣僧说笑了,周莲儿偷盗赵员外家的财物,人证物证俱在,本官依法判决,并无不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活佛济公第四部请大家收藏:(m.2yq.org)活佛济公第四部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