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一声悠长的唱喏,打破了兴洛城清晨的宁静。一名风尘仆仆的礼部官员,疾步穿过万民宫前宽阔的广场,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神色,奔向刚刚开启的宫门。
“陛下!西域…西域三十六国使团,已至西门外三十里!携天马、美玉、香料无数,为首者乃乌孙国大昆弥,言明…言明特来朝见华绥大统君,恳请永开商路,互为屏障!”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清晨的朝堂内外激荡起层层涟漪。侍立两侧的文武官员,纵然是见惯风浪的萧何、韩信等人,眼中也不由得闪过惊异与振奋的光芒。西域,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自前秦以来,因匈奴阻隔,几乎与中原断绝音讯,如今,竟主动遣使来朝?
赵政(嬴政)端坐于御座之上,闻言,脸上并未露出过多意外之色,只是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深邃而了然的笑意。他缓缓起身,玄色常服在晨光中流曳着沉稳的光泽。
“传朕旨意,依诸侯礼,开西门,奏韶乐,迎西域使臣。”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另,速召北境都护项羽,即刻入城。朕要让他亲眼看看,何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为‘万民之国’的吸引力。”
兴洛城西门(辰时)
初升的朝阳将金色的光辉洒在兴洛城高耸的西门城楼之上。旌旗招展,甲胄鲜明的仪仗队肃立两旁,庄重的韶乐回荡在天地之间。城门内外,无数闻讯赶来的兴洛城百姓翘首以盼,人潮涌动,却秩序井然。
赵政立于城楼正中,左侧是萧何、韩信、张良等文臣谋士,右侧则是刚刚快马赶回、一身戎装未卸的项羽。项羽的重瞳之中,此刻充满了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习惯了沙场征伐,对于这种“万国来朝”的场面,既感陌生,又隐隐觉得,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征服”。
远方,烟尘渐起。一支庞大的、充满异域风情的队伍缓缓出现在地平线上。色彩斑斓的旗帜,奇装异服的使者,叮当作响的驼铃,以及那些神骏非凡、汗湿如血的宝马……构成了一幅前所未见的瑰丽画卷。
队伍行至城门前百步,纷纷下马、下驼。为首一位身着华丽锦袍、头戴金冠的中年贵人,在通译的陪同下,越众而出,他身形魁梧,面容带着草原首领的豪迈与精明,正是乌孙国大昆弥(首领)。
他双手高高捧起一卷用金箔精心包裹的羊皮国书,向着城楼方向,用略带口音却洪亮清晰的汉语高声道:
“尊贵的华绥大统君陛下!西域乌孙、大宛、龟兹、于阗等三十六国使臣,遥闻陛下平定北疆匈奴,创立‘万民之国’,仁政播于四海,德泽惠及万邦!匈奴暴虐,屡犯我西域诸国,今闻其败亡,我等不胜欢欣!特备薄礼,愿永开商路,以我西域之天马、美玉、香料,换华绥之盐铁、丝绸、农具!若蒙陛下恩准,西域愿永为华绥西陲屏障,互通有无,绝无二心!”
声音在城门洞前回荡,清晰地传入了城上城下每一个人的耳中。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赵政身上。
赵政微微一笑,并未让侍从代劳,而是亲自缓步走下城楼。这个举动,让西域使团们微微骚动,眼中流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他走到乌孙大昆弥面前,亲手接过了那卷沉甸甸的国书。
“大昆弥及诸位使者远来辛苦。”赵政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一种令人心折的气度,“朕闻西域多豪杰,物产丰饶,心向往之久矣。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顿了顿,从侍从官捧着的托盘中,取过一枚精心铸造、闪烁着青铜光泽的符牌,上面以华绥官方文字和一种通用的西域符文刻着“华绥西域互市凭证”字样。
“朕治华绥,所求者,非疆域之广,非臣服之众,乃‘共利’二字。”他将铜符郑重地交到乌孙大昆弥手中,“以此符为凭,西域商队入我华绥贸易,三年之内,免除一切关税。朕还会派遣工部精通水利、建筑的工匠,协助诸国修建驿站,铺设官道,让往来商旅,行得通畅,住得安稳,交易得公平!”
此言一出,不仅西域使团哗然,连城楼上的项羽都微微动容。免除关税?派遣工匠帮他们修路?这与他认知中“天朝上国”对待“蛮夷”的方式,截然不同!
这时,一位来自大宛国的使者,目光被城门口一侧展示的几件物品牢牢吸引——那是工部用来展示技术的曲辕犁、水车模型以及几匹华绥新织的流光溢彩的锦缎。他忍不住上前几步,指着那曲辕犁模型,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尊贵的大统君!这…这农具,听闻能让贫瘠之地多产粮食?可是真的?我大宛愿以十匹,不,二十匹上等汗血宝马,换此农具之技!并恳请陛下派遣工匠,至我大宛传授此法!”
赵政闻言,朗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自信与包容:“宝马虽好,乃友谊之象征,岂可等同于利民之技?使者不必以马相换。只要贵国遵守互市规则,与华绥友好往来,此等农具,朕可赠予图纸,并派遣熟练工匠,亲赴大宛,指导尔等制造、使用!华绥所有利民之物,皆愿与友好邻邦共享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请大家收藏:(m.2yq.org)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