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依旧在营地边缘那片洒满阳光的空地进行。
有了前一天的经验,林晚不再像最初那样手足无措。她盘膝坐下,闭上眼睛,很快便捕捉到了体内那缕如溪流般潺潺流动的“弦音”。它比昨天似乎更清晰、更稳定了一些。
沈砚没有像昨天那样直接握住她的手腕。他只是坐在她对面,相隔一臂的距离,目光沉静地落在她脸上。
“试着引导它,”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流向你的手掌。”
林晚依言,努力将意念集中。那无形的“溪流”在她的意识驱动下,开始缓慢地、试探性地向着右手掌心汇聚。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像是指挥一支陌生的军队,意识稍一松懈,那汇聚的感觉就会涣散。
她蹙着眉,鼻尖沁出细小的汗珠。
忽然,一只微凉的手轻轻覆上了她摊开的右手手掌。
是沈砚。他没有用力,只是掌心虚虚地贴着她的手心。
林晚心神一荡,那刚刚汇聚起来的微弱波动差点瞬间溃散。
“专注。”他低沉的声音及时响起,像定海神针,“感受引导,不是控制。”
林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掌心那陌生而清晰的触感,重新将精神集中在那种奇的“频率”上。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微弱的“溪流”,流向两人掌心相贴的地方。
起初,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有他掌心干燥微凉的皮肤质感。
但当她真正沉静下来,将杂念屏除,一种奇妙的变化产生了。
她感觉到自己引导过去的那缕“溪流”,在接触到沈砚掌心的瞬间,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而坚韧的“墙”。那堵“墙”冰冷、厚重,带着沈砚特有的频率特征。然而,预想中的排斥并未出现,那堵“墙”似乎……微微震颤了一下,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小石子,荡开了一圈极其细微的涟漪。
与此同时,林晚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掌心那汇聚的微弱“频率”,似乎被那圈涟漪安抚、或者说“梳理”了一下,变得比之前更凝实、更听话了一些。一种微弱的暖意,从两人掌心接触的地方滋生,缓缓扩散开来,驱散了清晨的凉意。
这不是能量的传输,更像是一种……共振下的调和与稳定。
林晚惊讶地睁开眼,看向沈砚。
他也正看着她,深邃的眸子里似乎也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但很快隐去。
“感觉到了?”他问,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几分。
“嗯!”林晚用力点头,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它……它好像变得听话了一点!是因为你吗?”
沈砚没有立刻回答,他收回手,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的掌心,仿佛在回味刚才那瞬间的奇特触感。
“你的频率,本身具有活性。”他抬起眼,分析道,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但缺乏约束和形态。我的频率,或许能提供一个……临时的‘容器’或者‘模子’,帮助你塑形。”
他的解释依旧带着理工科般的精确,但林晚听懂了。就像混乱的水流,需要一个河道来规整方向。
“那我们再多试几次?”她跃跃欲试。
沈砚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点了点头。
这一次,林晚主动伸出了手。
沈砚微微一顿,还是将手掌覆了上去。
掌心再次相贴。有了之前的经验,林晚更快地进入了状态。她引导着那缕“溪流”流向接触点,感受着它被沈砚那稳定而冰冷的频率“梳理”和“塑形”的过程。那微弱的暖意再次出现,这一次更加清晰。
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在那种奇妙的共振下,沈砚掌心那常年冰凉的皮肤,似乎也沾染上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温度。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空地上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彼此清浅的呼吸。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交叠在一起,仿佛也沉浸在这种无声的、超越言语的交流之中。
过了许久,林晚感觉精神有些疲惫,才缓缓收回手。掌心似乎还残留着那种奇特的暖意和稳定感。
“好像……真的有用。”她看着自己的手掌,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欣喜。
沈砚“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她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上,停顿了一瞬,随即移开。“循序渐进。今天到此为止。”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但林晚敏锐地察觉到,他并没有排斥这种接触性的练习,甚至……可能也从中获益,比如那沾染了他掌心的一丝暖意?
这个发现让她的心跳莫名又快了几分。
回去的路上,林晚的脚步格外轻快。她看着走在前面的沈砚,他拄着木棍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坚实而可靠。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和隐隐的期待,在她心底悄然滋生。
能力的提升固然令人高兴,但更让她悸动的,是那种与他共享秘密、彼此支撑的感觉。
这条路似乎不再那么黑暗和孤独了。
因为她知道,至少在这一刻,有一个人,正用他独有的方式,沉默而坚定地,与她同行。
喜欢在暮色中停笔请大家收藏:(m.2yq.org)在暮色中停笔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