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河乐得如此。他谨言慎行,每日按时服药,在阿竹的帮助下慢慢活动筋骨。他仔细观察着这里的一切,发现藏书楼确实如其名,收藏了海量的典籍,不仅限于功法秘籍,更多的是史书、地理志、医药、农事、匠作、乃至琴棋书画等“杂学”,包罗万象。这让他想起了百川书院的文渊阁,但此地的氛围更加纯粹和超脱。
期间,墨渊先生来看过他几次,每次只是简单询问伤势,偶尔聊几句医药或风物,从不探听他的来历,那份宽容和淡然,让李清河既感激又有些愧疚。
半月后,李清河伤势大致痊愈,虽然元气未完全恢复,但已能正常活动。他便正式开始了在藏书楼的杂役生涯。
他的工作很简单:每日清晨打扫外院的落叶和尘埃,擦拭回廊的栏杆;上午和下午各整理一段时间外院书阁的藏书,主要是拂去灰尘,将读者归还的书籍按类归位;傍晚清理药圃的杂草。工作并不繁重,有大量的空闲时间。
他穿着和其他杂役一样的灰色粗布短褂,混迹于楼外,毫不起眼。他做事认真细致,扫地时心神宁静,能让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自成一种舒缓的韵律;整理书籍时,他会小心翼翼地拂去灰尘,对每一本书都心怀敬意;打理药圃时,他会仔细观察每一株草药的生长状态。他沉默寡言,待人温和有礼,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安静的环境。
然而,在这份宁静之下,李清河的心并未真正平静。他时刻挂念着黑苗寨的局势,担忧着萨狄、依兰和岩沙的安危,思索着赵汝成和影阁的阴谋。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悄然运转“养身诀”,滋养受损的经脉和心神,同时更加精微地体会自身“凡尘脉”与周围地脉、草木气息的感应。他发现,在这片宁静的山谷中,地气平和,草木生机盎然,对他的恢复和感悟大有裨益。
他也利用整理书籍的机会,翻阅那些非功法类的杂书,尤其是关于南疆历史、地理和奇闻异事的记载,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甲子旧案、赵汝成或者黑苗寨的线索,但收获甚微。这些书籍大多年代久远,记载模糊。
这一日,他正在外院书阁整理一批新送来的地方志残卷,忽然听到两个年轻弟子在一旁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前几天墨渊先生去后山‘静思崖’闭关了。”
“是啊,先生每次闭关,楼里就更安静了。也不知道先生这次要参悟什么道理。”
“唉,咱们楼啊,什么都好,就是太与世无争了。你看外面那些宗门,打打杀杀,多热闹……”
“嘘!慎言!楼规忘了?修身养性,莫问外事!”
李清河手中动作微微一顿。墨渊先生闭关了?后山静思崖?他心中隐隐觉得,这位深不可测的老者,或许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而藏书楼的这份“与世无争”,在这南疆暗流汹涌的背景下,又是否真的能一直维持下去?
他低下头,继续拂去书卷上的灰尘,心中却已泛起波澜。这看似平静的藏书楼,或许也并非世外桃源。而他这个“楼外杂役”,又将在这里迎来怎样的际遇?
喜欢人间微尘起波澜请大家收藏:(m.2yq.org)人间微尘起波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