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指向天边那轮即将沉入山峦的夕阳,以及被霞光染红的云海:“你看这天地万象,日落月升,云舒云卷,草木枯荣,流水不息。其力量何在?非是某一处蓄满了能量,而是其本身运行的‘道理’在支撑。水为何往低处流?火为何向上燃烧?春为何生,秋为何收?此乃‘理’也。”
“真气灵力,是‘水’,是表象之力。而你的身体,既然难以蓄水,何不转而求其‘理’?”墨渊的目光重新回到李清河身上,深邃如星海,“若能悟通这万物运行之理,使心如明镜,不染尘埃,则世间万象,皆可映照于此心镜之中;天地万理,皆可为你所承载、所运用。”
“到那时,你无需自身蓄水,却可引动江河;你无需身负巨力,却可撬动山岳。因为你明白水为何流,山为何稳。你所依仗的,将不再是有限的自身灵力,而是无穷的天地至理!此道,或许进展缓慢,无炫目之法术,但根基之扎实,潜力之深远,绝非寻常道途可比。”
一番话语,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李清河心神摇曳,以往许多困惑之处,豁然开朗!他一直苦恼于无法像别人那样修炼出强大的灵力,却从未想过,自己的特质或许本就不在于“积累”,而在于“感知”与“理解”!扫地时的韵律感,煎茶时的火候把握,读书时对道理的领悟,乃至对地脉气息的敏锐……这一切,原来都是这种特质的初步体现!
“心如明镜,映照万象……承载万理……”李清河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眼中渐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神采。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广阔无垠的道路在眼前展开!
墨渊看着他恍然顿悟的神情,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随即又收敛,恢复平静:“然,此路艰难,更甚常道。需大毅力、大智慧,更需持心如镜,不偏不倚,不垢不净。世间诱惑万千,恩怨情仇,皆可蒙蔽心镜。你若心绪不宁,如方才那般杂念丛生,则镜面蒙尘,何以映照万物?”
李清河闻言,想起自己方才的忧虑,顿时汗颜,起身深深一揖:“晚辈愚钝,谢先生点化之恩!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墨渊坦然受了他一礼,挥挥手道:“路,指与你了。能否走下去,能走多远,皆在你自身。藏书楼别无所长,唯有书卷万册,可助你明理;唯有清静一方,可助你修心。你好自为之吧。”
说罢,他缓缓起身,不再多言,拄着那根普通的竹杖,踏着夕阳的余晖,缓步下山去了。
李清河独自站在望霞台上,望着墨渊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震撼。这位看似行将就木的老人,竟有如此慧眼与胸襟,一语道破了他最大的困惑,为他指明了前路。
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消失,暮色四合,繁星渐现。李清河的心,却如同被点燃了一盏明灯,前所未有的明亮与坚定。
璞玉需琢,明镜需磨。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藏书楼的每一天,都将有了全新的意义。而那条通往“映照万象,承载万理”的道路,再艰难,他也要走下去。
喜欢人间微尘起波澜请大家收藏:(m.2yq.org)人间微尘起波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