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李清河感觉到另一股更阴沉的气息(似是那个郡守府方面的人)也加入了探查,两股力量似乎在交流着什么,对主入口方向的压力反而减轻了些许。
成功了!李清河心中稍定,不敢久留,立刻借着树林掩护,悄无声息地退回了居住区。
接下来的两天,谷外那两股气息变得更加活跃,却明显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侧翼那几个被李清河“加工”过的区域,反复探查、试探,偶尔还爆发一些小的、针对假目标的冲击,引得谷内雾气翻涌,让不明所以的藏书楼弟子们更加紧张。而主入口的地脉迷障,在对方注意力被分散的情况下,反而稳如磐石。
陈老和执事们虽不知具体缘由,但也察觉到窥探者的动向有异,趁机加固了主入口的几处简单禁制。
第三日黄昏,李清河正在药圃浇水,心中忽有所感。他凝神向谷外“望去”,只见那两股盘旋数日的气息,似乎因为迟迟找不到真正的突破口,反而被那几个“假目标”弄得疑神疑鬼、消耗不小,竟开始有了一丝焦躁和不耐烦的意味。尤其那股阴冷气息,变得愈发暴戾,似乎有强行施展某种秘法硬闯的迹象。
李清河心念急转,知道不能再等。他需要一个契机,一锤定音,惊退他们!
他目光扫过药圃旁一处平日用来堆积腐殖土的小洼地。那里地势低洼,雨水汇聚,地气本就有些淤塞阴湿。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是夜,月黑风高,山风渐起。李清河悄无声息地来到那处洼地附近。他选定一处地气淤塞点,双手按地,不再像之前那样轻柔调和,而是将心神沉入那数月来扫地、读史、弈棋所积累的、对“势”的理解中。他回忆着山洪暴发前的那种压抑与躁动,回忆着棋局中“造势”与“引爆”的时机。
他不再引导,而是开始极其缓慢地“压缩”和“积蓄”洼地周围本就紊乱的地气,同时引动山谷夜风的气流,微微扰动上方一片稀疏的竹林。整个过程,他小心翼翼,如同在编织一个精巧的陷阱。
当感觉到谷外那股阴冷气息再次不耐地试图强探一处假节点时,李清河眼中精光一闪,引动了那积蓄到临界点的、混杂了阴湿淤气的紊乱地脉之力,并巧妙地将其与上方竹林的风声、以及更远处一只夜枭的惊飞声联系在一起!
“呜——嗡——”
一阵极其短暂、却清晰可辨的、如同地底闷雷般的异响,伴随着竹叶急促的沙沙声和夜枭的尖鸣,从洼地方向传出,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一股阴寒、混乱、却并不强大的气息波动随之扩散开来!
这动静,在常人听来,或许只是寻常山野异响。但在谷外那两个精通地脉感知的窥探者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
“地煞阴窍?!”谷外隐隐传来一声压抑的惊呼,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惧,“这谷中竟有如此凶险之物?还会自行异动?莫非有变?”
另一股阴沉气息也剧烈波动了一下:“此地诡异!防护森严且变幻莫测,更有阴煞潜伏……不宜久留,速退!”
话音未落,李清河清晰地感知到,那两股盘桓数日的气息,如同惊弓之鸟,以比来时快上数倍的速度,仓皇向远方遁去,转眼间便消失在他的感知范围之外。
谷外,重归寂静。只有夜风拂过山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李清河长长舒了一口气,浑身已被冷汗湿透,虚脱般坐倒在地。方才那一下,看似简单,却耗尽了他所有心力,是对他“理”之修行成果的极致考验。
良久,他缓缓起身,望向墨渊老人静修的方向,深深一揖。今日能惊退强敌,全靠老人昔日点化与这数月楼中积淀。
回到小屋,东方已现微明。李清河毫无睡意,心中却一片澄明。经此一役,他真切地体会到,“理”之修行,并非空谈。明万物之理,通变化之妙,即便自身灵力微薄,亦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章,借势而为,化解危机。
璞玉初显,光华内蕴。他知道,自己这块“璞玉”,经历藏书楼的滋养与打磨,已初步褪去蒙尘,显露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光芒。前方的路或许更加艰险,但他心中已无彷徨。
喜欢人间微尘起波澜请大家收藏:(m.2yq.org)人间微尘起波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