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垣城内的欢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霍府深处那间属于沈未央的实验室兼书房里,却弥漫着一种与外界截然不同的、冷静到近乎凝重的氛围。桌面上,一边摊着的是“龙吟”战车传动系统改进的复杂图纸,另一边,则是厚厚一叠从各地搜集来的、关于此前舆论风波的报纸剪辑,从最初铺天盖地的谴责,到后来那组照片曝光后的惊天逆转。
沈未央没有沉浸在技术图纸的世界里,他的目光长时间地停留在那些文字和图片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而轻微的声响。那场舆论的惊涛骇浪,虽然最终有惊无险,甚至因祸得福,但整个过程所暴露出的问题,却像一根尖刺,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
消息的闭塞,信息通道被他人掌控所带来的极端被动,几乎让奉垣和前线将士的鲜血与牺牲,沦为别有用心者颠倒黑白的工具。真相,竟然需要依靠偶然因素(德国记者的记录和德国方面的考量)才能艰难地浮出水面。这次是侥幸,下一次呢?
“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声音。”沈未央抬起头,看向坐在他对面、同样在处理公务的霍聿枭,语气笃定地打破了沉默。
霍聿枭从一份军需清单上抬起头,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说。对于沈未央这种时常冒出的、超越当下时代的想法,他已经习以为常,并且深知其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洞察。
“这次的事情,教训太深刻了。”沈未央拿起一份之前猛烈抨击奉垣的关内报纸,指尖点在上面,“他们可以闭着眼睛说瞎话,可以肆意污蔑我们是‘军阀’、‘罪人’,而大多数民众,因为得不到真实的信息,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直到那些照片出来……可我们不能每次都指望有这样的‘运气’。”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奉垣城渐渐亮起的灯火:“舆论战场,其重要性不亚于真刀真枪的厮杀。它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国际观瞻,更关乎我们行动的正当性和未来发展空间。话语权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就算打赢了十场仗,也可能被他们说成是穷兵黩武;我们就算做出再大的建设成就,也可能被曲解成盘剥百姓。”
他转过身,目光清亮而坚定:“聿枭,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办我们自己的报社,建立我们自己的新闻通讯社,迫在眉睫!我们要有自己的喉舌,能够第一时间将前线的真相、奉垣的发展、我们的政策和主张,直接、准确、迅速地传递出去,传递到全国,乃至传递到世界!”
霍聿枭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他并非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以往的重心始终放在军事和实业上,对于舆论宣传,虽有关注,却未曾提升到如此战略高度。沈未央的话,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他思维中的某个盲区。
“办报……不是小事。”霍聿枭缓缓开口,“需要人手,需要设备,需要渠道,更需要……能写出让大多数人信服、看懂的文章的笔杆子。而且,这会直接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掌控着现有舆论渠道的势力,必然会疯狂反扑。”
“我知道困难。”沈未央走回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但再难,也要做!人手可以从奉天大学、从进步青年中招募培养,甚至可以邀请一些有良知、有见地的国内外记者、学者担任顾问或特约撰稿人。设备,我们可以进口,甚至可以自己仿制改进。渠道,利用我们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军政关系,逐步建立发行网,先从东北做起,再辐射全国乃至海外。”
他的思路清晰,带着一种技术工作者解决问题的条理性:“我们可以先办一份日报,重点报道奉天和东北的建设成就、政策法规、民生改善,同时客观报道国内外大事。还要办一份更具深度的周刊或月刊,进行时事评论、技术介绍、文化探讨,提升我们的软实力。甚至,可以成立一个通讯社,专门负责采集和发布关于奉天及前线的第一手新闻稿件,提供给其他愿意采用的中外媒体,打破他们的信息垄断!”
他眼中闪烁着一种开创性的光芒:“我们不搞虚假宣传,但我们要掌握呈现事实、解释事实的主动权。我们要让世界听到属于奉垣、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真实的声音!”
霍聿枭看着沈未央眼中那熟悉的光芒,那是每当有新的、艰难却至关重要的计划诞生时,才会出现的专注与热忱。他知道,沈未央这次提出的,是一件足以影响深远的大事。掌握了笔杆子,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掌握了塑造人心的利器。
他沉吟片刻,猛地一拍桌子,决断道:“好!就按你说的办!这件事,交给你全权负责!要人给人,要钱给钱!需要协调哪些部门,你直接找秦穆,或者找我!”
他站起身,走到沈未央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未央,咱们不光要有‘龙吟’这样的钢铁拳头,也要有能发出震耳欲聋声音的‘喉咙’!这件事的意义,不亚于打赢一场大战役。放手去做!”
沈未央重重地点了点头,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却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动力。技术救国,实业救国,如今,或许还要加上一条——舆论救国。
很快,一个代号为“启声”的秘密计划,在奉垣最高层的小范围内启动。沈未央暂时将“龙吟”项目的部分日常管理工作移交,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筹建报社和通讯社的繁杂工作中。他亲自参与人员的选拔和面试,审核采购的印刷设备清单,与聘请的资深报人探讨办报方针和版面设计……
奉垣城内,一处不起眼但戒备森严的小楼里,灯火开始彻夜长明。这里,即将成为奉垣乃至整个北地,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的舆论阵地。打破信息壁垒,争夺话语权的战役,在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悄然拉开了序幕。
没有人知道,这小小的开端,将在未来掀起怎样的波澜。但沈未央坚信,当真理的声音能够被自由而响亮地传播时,任何谎言与污蔑,都将无所遁形。
喜欢穿到民国当庶子,我靠科学撩少帅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到民国当庶子,我靠科学撩少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