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熹元年七月(即公元186年),趁丁原领军在洛阳,董卓派女婿牛辅领军进驻河东郡,切断并州军回并州的退路。
同时董卓以天子名义夺了丁原的并州刺史之职,定其为叛军,改任归附的河东太守张懿为并州刺史,丁原的并州军被西凉军重兵围困,军心动摇,陷入绝境。
见时机已到,董卓派吕布同乡张肃携带赤兔马及金银游说吕布,当夜丁原帐中灯火通明,谁也不知道丁原父子两在谈什么,只见第二天吕布提着丁原首级,携四万并州军投降董卓,并州军将校皆与吕布同降。
董卓得了猛将又的四万并州边军,大喜过望,将吕布收为义子,授温侯,仍统帅四万并州军。
丁原的结局使得洛阳更没有人能挑战董卓的权威,在董卓看来,唯一的隐患只剩正在青州,统帅四万大军防备锦帆军的中郎将卢植。
当丁原战败被吞并的消息传到青州,卢植恼怒不已,大骂董卓篡逆,欲回军洛阳讨伐董卓。
副将徐荣见状也假意怒骂董卓,并添油加火说。
“董贼霍乱京师固然可恨,今要擅自废帝,之所以无人阻止便是因为其威望不够。
以卢公威望或可令董贼不敢妄行,今公欲讨伐却师出无名,时不可取。
不如卢公先行亲至洛阳责问,末将领军为后援,成则最好,如若不成也可联络朝中众臣为内心,联合诸公下令讨贼,各地豪杰必聚兵讨伐,大事可成!”
“徐将军真义士也,卢某今夜便返回洛阳,这里就交先给你了,至于锦帆军,如今董贼为大,想必甘宁不会自毁名节与其为伍!”
“末将领命,三日后末将便引兵声援卢公!”
当夜卢植将军队扔给徐荣后,便赶往洛阳,诸不知徐荣迅速掌控这四万大军,这是董卓的授意,兵权到手的消息传回洛阳,董卓大喜过望。
卢植手上兵权被徐荣骗走,就成了一个只会耍嘴皮的儒生,对董卓再也没有威胁,等卢植气冲冲回到洛阳,董卓便无所顾虑的再次宣布要废少帝立陈留王。
在他心里看来,陈留王刘协聪慧,有自己像霍光一样辅佐定能平定乱世,而少帝刘辩则不会听他的,因为他的出身注定与那些原何进帐下的关东世家大族绑在一起。
董卓仗着背后站着吕布,心想今日当不会有人再敢反对,于是说道。
“反贼丁原以伏诛,天下之事在我,先帝有口诏,立陈留王为帝,今我意废帝立陈留王,谁反对?”
“哼,我反对,皇帝虽年幼却并无过错,你一介武夫,无伊霍之才,妄谈废立,假传先帝旨意,你董卓要造反不成!”
只见卢植当面指董卓怒骂,董卓大怒。
“天子唆使反贼丁原谋害朝廷功臣,此为不贤,今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你……我要率军讨伐你这个逆贼!”
“哈哈哈哈,你四万大军今已在我心腹徐荣手中,还是免了吧。
念你有旧功,来人,将卢植押送大牢,交由廷尉问审!”
“你……逆贼……”
卢植满脸愤怒大骂,却被甲士强行拖走,其余大臣皆心惊不敢出声,连卢植也说关就关,谁还敢反对。
“诸位,董某再言一遍,今天子暗弱,不足以奉宗庙,我将效仿伊君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
再有不从者,斩!”
下首的袁绍见状大怒,寻思着留在洛阳终将被董卓所害,以卢植威望董卓尚不敢直接斩杀,自己袁家四世三公,董卓不过原先府中故历,不如激怒董卓回冀州招兵买马,料董卓不敢杀害,于是不顾董卓背后站着吕布大怒起身。
“董卓,今朝廷初定,召你等入京,本为辅佐天子,安定百姓。
而你,不报天恩,反而屡次三番言废嫡长而立幼,你要蓄意谋反吗?”
董卓及满朝大臣都惊呆了,人怎么可以勇到这个样子,但一看是四世三公的袁绍就了然了,他袁家确实有嚣张的资本,袁绍见状继续怒骂道。
“天下之事在诸公,在诸位大臣,你一篡逆之辈,反客为主,你想干什么?”
三公和朝堂诸公在何进死后若没有董卓这个变数,本应是他袁家的一言堂,这就是告诉董卓,你要废立,要先问问你原来主子袁家答不答应。
董卓大怒,如今大权在握,他最不想让人提起他是袁家故吏的事情,正好今日让袁家分清身份,当即起身拔剑直指袁绍。
“你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吗?”
袁绍目光如炬,蔑视董卓,猛的拔剑相向,直指董卓。
“我剑也未尝不利!”
眼见董卓与袁家彻底翻脸,要冒出火花来,吕布也上前等待董卓下令,一旁生怕董卓真砍了袁绍的李儒连忙上前劝和。
“事情还没定,不可乱杀大臣啊!”
“本初,冷静……”
曹操等大臣也纷纷起身拉住袁绍,才使得压抑紧张的氛围得到缓解,袁绍见目的达成,也赚足了声望,大步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之满城尽带锦帆甲请大家收藏:(m.2yq.org)汉末之满城尽带锦帆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