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有个靠山屯,屯子西头住着个陈三妹。这闺女命苦,三岁没了爹,七岁上娘也撒手去了,全靠东家一口饭、西家一件衣拉扯到十六岁。陈三妹长得水灵,一双杏眼会说话似的,可就是性子闷,不爱与人交道,终日里不是上山打柴,就是蹲在河边发呆。
这年冬天,雪下得比往年都大,屯子里几个老人都说几十年没见过这般大雪了。陈三妹家里存粮见底,柴火也不够烧,只好冒着风雪上山。
“三妹啊,这天气上山可不是闹着玩的!”邻居赵大娘隔着院墙喊她,“要不来俺家凑合一顿?”
陈三妹摇摇头,紧了紧破旧的棉袄:“不了大娘,我拾点柴就回。”
山路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陈三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里走。忽然,她听见一阵细微的呜咽声,像是小狗崽受了冻。循声找去,竟见一只火红的狐狸被猎人设的夹子夹住了后腿,鲜血染红了一片雪地。
那狐狸见她过来,眼中竟流露出几分人性化的哀求和警惕。
“别怕,我帮你。”陈三妹蹲下身,费了好大力气才扳开铁夹。狐狸脱困后却不急着走,只是舔舐伤口,又抬头望她。
陈三妹见它可怜,便从怀中掏出半块饼子,掰碎了放在它面前。狐狸嗅了嗅,慢慢吃起来。吃完后,它忽然立起身,前爪合十,朝陈三妹拜了三拜,这才一瘸一拐消失在林深处。
陈三妹只当是段奇遇,也没多想,拾了些柴便回家了。
谁知自那日后,陈三妹身上竟出了怪事。她开始爱吃石子,尤其是河滩上那些圆润光滑的白石子,放在嘴里嚼得嘎嘣响,竟如吃炒豆一般香甜。起初她还瞒着人,后来有一回被赵大娘撞见,吓得老人家差点背过气去。
“闺女啊,你这是中了什么邪?”赵大娘慌忙请来屯里的赤脚医生。
医生瞧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陈三妹却面色红润,身子比从前还健壮,干活也有力气,就是这吃石子的毛病改不了。
消息传开,屯里人议论纷纷。有人说她是被黄大仙迷了心窍,有人说她是饿疯了,还有人劝她去县里医院瞧瞧。陈三妹却一概不理,照旧每日捡石子当零嘴。
这天,屯里来了个外乡的货郎,姓胡,二十出头的样子,眉清目秀,谈吐文雅。他在屯口摆开摊子,针头线脑、胭脂水粉一应俱全。女人们围上来挑拣,胡货郎却总有意无意地朝陈三妹家方向张望。
赵大娘心细,看出些门道,打趣道:“胡家小哥,可是听说俺们屯里有个会吃石子的奇女子?”
胡货郎微微一笑:“确是好奇。不知是哪家姑娘?”
赵大娘指了指西头:“陈三妹家。不过俺可劝你,那闺女邪门得很,你还是少招惹为妙。”
胡货郎但笑不语。收摊后,他竟真提着两包红糖去了陈三妹家。
陈三妹正坐在院里挑石子,见陌生人进来,先是一愣。胡货郎拱手道:“姑娘莫怪,在下胡清,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少奇人异事。听闻姑娘以石为食,特来拜访。”
陈三妹见他举止有礼,也不好赶人,便请他进屋喝茶。说来也怪,平日不善言辞的她,与胡清竟聊得投机。胡清见识广博,给她讲了许多外地风土人情,临走时还说:“姑娘这异禀,怕是有一段因果。若信得过在下,三日后月圆之夜,可否同去后山一叙?或许能解其中奥秘。”
陈三妹犹豫片刻,竟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三日后,月圆如镜。陈三妹如约来到后山,见胡清已在那里等候。月光下,他的身影似乎笼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不瞒姑娘,”胡清郑重道,“我非寻常人,乃是山中修行的狐仙。上月承蒙姑娘救命之恩,今日特来报答。”
陈三妹惊得后退半步:“你、你就是那只红狐?”
胡清点头:“姑娘吃石子的异禀,实是我暗中施法所致。非是害你,而是为你祛病延年。这些石子经我点化,已非寻常石头,食之可强身健体。”
原来,陈三妹自幼体弱,命中注定活不过十八岁。胡清为报救命之恩,才想出这个法子为她续命。
陈三妹将信将疑:“那你为何不早说?”
胡清叹道:“仙凡有别,本不该轻易显露真身。只是近日察觉姑娘有一劫难将至,不得不现身相助。”
“什么劫难?”
胡清从袖中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牌:“三日后,屯中会来一游方道士。他有些道行,必会看出你身上异常,恐会当妖邪处置。这玉牌你随身带着,可遮掩气息。”
陈三妹接过玉牌,只觉触手温润,不似凡物。她正要道谢,忽见胡清身形一晃,竟化作一只红狐,朝她点头后便消失在夜色中。
果不其然,三日后屯里真来个游方道士,自称青云真人,在屯口摆摊算命。不少人都去求签问卦,这道士竟说得十分准。
赵大娘多嘴,提起了陈三妹吃石子的事。道士顿时皱眉:“人在五行中,岂能以石为食?此必是妖邪附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yq.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