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六年三月,春回大地,京城早已花团锦簇,而千里之外的西北边关,却依旧寒风凛冽。连绵的祁连山巅仍覆盖着皑皑白雪,戈壁滩上的狂风卷着沙砾,呼啸而过,吹动着军营里的旗帜,发出猎猎声响。苏清鸢带着萧承泽与萧承月,踏上了前往西北边关的路途——她要让孩子们亲眼看看,是谁在用血肉之躯守护着大靖的万里河山,让他们明白“国泰民安”四个字背后,藏着多少边防将士的坚守与牺牲。
经过十余日的长途跋涉,慰问队伍终于抵达了西北边关的主力军营——镇西军大营。远远望去,军营依山而建,城墙由青砖砌成,高大坚固,城头上旌旗林立,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刃,神情肃穆,目光锐利如鹰,时刻警惕着远方的动静。镇西军大将军秦岳早已率领众将领在营门外等候,见到苏清鸢带着两位皇嗣前来,连忙上前躬身行礼:“末将秦岳,率镇西军全体将士,恭迎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公主殿下!”
“秦将军免礼。”苏清鸢温和地说道,“我们此次前来,是代表陛下和朝廷,慰问坚守在边关的将士们。大家辛苦了。”
“为陛下和朝廷效力,为大靖守护疆土,是末将与将士们的本分,不辛苦!”秦岳声音洪亮,充满了军人的刚毅。
走进军营,一股浓厚的军伍气息扑面而来。练兵场上,士兵们正在进行各种训练,有的在练习射箭,有的在操练刀法,有的在演练阵法,呐喊声、兵刃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阳刚之气。萧承泽的目光立刻被练兵场上的射箭训练吸引了,他睁大眼睛,看着士兵们拉弓、搭箭、瞄准、发射,动作一气呵成,箭矢如流星般射出,精准地命中靶心。
“好!”萧承泽忍不住欢呼起来,眼中满是崇拜与向往。
秦岳见状,笑着说道:“太子殿下若是感兴趣,不妨让将士们教您几招。”
萧承泽连忙点头:“真的可以吗?太好了!”
一位名叫赵虎的老兵走上前来,他身材高大魁梧,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双手布满老茧,是军中有名的神射手。他对着萧承泽躬身行礼:“末将赵虎,参见太子殿下。殿下若想学习射箭,末将愿为殿下引路。”
赵虎取来一把适合孩童使用的小弓和几支羽箭,递给萧承泽:“殿下,这把弓力道较轻,适合初学者。拉弓时,左手持弓,右手拉弦,目光要瞄准靶心,屏住呼吸,然后松手发射。”
萧承泽接过弓,感觉沉甸甸的。他按照赵虎的指导,左手握住弓身,右手拉住弓弦,想要用力拉开。可无论他怎么使劲,脸都憋红了,弓弦也只拉开了一小半,根本无法搭箭发射。他有些沮丧地放下弓,说道:“这弓好沉啊,我拉不开。”
赵虎笑着说道:“殿下不必灰心。拉弓不仅靠力气,还要靠技巧。您看,拉弓时要腰部发力,肩膀放松,将力气集中在手臂上,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赵虎一边说,一边再次示范,他左手持弓,右手轻松地拉开弓弦,弓身弯成了一个完美的弧形。“您再试试,感受一下发力的技巧。”
萧承泽点点头,再次拿起弓,按照赵虎的指导,调整姿势,腰部发力,肩膀放松。这一次,他果然感觉轻松了一些,弓弦拉开了大半。他连忙搭箭瞄准,屏住呼吸,松手发射。箭矢“嗖”地一声射出,却偏离了靶心,落在了地上。
“没关系,殿下第一次射箭,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赵虎鼓励道,“射箭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熟能生巧。末将刚入伍时,也是射不准,练了整整三年,才成为神射手。”
萧承泽没有放弃,他一次次地拉弓、搭箭、发射,虽然箭矢大多偏离靶心,但他的姿势越来越标准,力道也越来越稳。练了半个时辰,他的手臂已经酸痛难忍,额头上布满了汗水,却依旧坚持着。赵虎看着他执着的样子,眼中满是赞许:“殿下有毅力,将来定能成为射箭高手。其实守边关和射箭是一个道理,不仅要勇猛,有足够的力气,还要有谋略,懂得观察地形、分析敌情,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萧承泽停下动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问道:“赵大哥,守边关是不是很危险?会不会经常遇到敌人?”
赵虎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回殿下,边关确实危险。北方的匈奴时常会南下侵扰,烧杀抢掠,残害百姓。我们这些将士,就是要坚守在边关,抵御匈奴的入侵,保护边境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时候,我们会与匈奴展开激烈的战斗,将士们难免会受伤,甚至牺牲。但只要能守住疆土,保护百姓,我们就算付出再多的代价,也心甘情愿。”
萧承泽看着赵虎脸上的伤疤,又看了看练兵场上其他将士,他们大多面带风霜,有的身上还带着未痊愈的伤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想起了在燕云看到的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想起了京城里繁华热闹的市井,原来这一切的和平与安宁,都是这些边防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2yq.org)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