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深圳的列车,是一趟更慢、更拥挤的绿皮车。车厢里弥漫着汗味、烟草味和廉价方便面的味道。乘客的构成也更加复杂,有穿着中山装的干部,有拎着大包小包、眼神里充满渴望的年轻人,还有一些沉默寡言、皮肤黝黑、带着明显粤地特征的当地人。
林烨靠窗坐着,目光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他能感觉到,有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在他身上和那个看起来鼓鼓囊囊的挎包上停留过。他不动声色地将挎包往怀里紧了紧,右手看似随意地搭在包上,手指微微弯曲,随时可以做出反应。
列车走走停停,窗外的景色越来越“南”。大片的水田,茂密的香蕉林和荔枝树,还有远处起伏的绿色山峦,与北方萧瑟的冬景截然不同。空气湿热,即使穿着单衣,也让人感觉有些黏腻。
“前方到站:深圳站。”广播里传来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
车厢里一阵骚动,人们开始收拾行李,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林烨也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胸口的玉佩持续散发着温热,甚至隐隐传来一种微弱的、类似磁极吸引般的指向感,似乎在引导他看向某个方向。
列车缓缓停靠在一个简陋的站台。站台上的牌子写着“深圳站”,但规模远不如广州站,更像一个县级小站。然而,站台上涌动的人潮和空气中弥漫的那种躁动不安、充满活力的气息,却比广州更甚!
林烨随着人流走下火车,双脚踩在深圳的土地上。湿热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咸腥和尘土的味道。站台外,是一片巨大的、尘土飞扬的工地。吊塔林立,机器轰鸣,简易工棚密密麻麻,无数戴着安全帽、皮肤黝黑的工人在忙碌着。远处,还能看到一些低矮的村落和农田,但更远处,已经有一些崭新的、三四层高的楼房拔地而起。
这就是1983年的深圳!一片正在疯狂生长的热土!混乱,却充满了野蛮的生命力!
林烨没有像其他初来者那样茫然四顾,他迅速调整状态,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寻找着出口和可能的接应点。他记得张爷的嘱咐,要先找到宝安县供销社的赵卫国。
他随着人流走向出站口。这里设有边防检查站,比广州更加严格。军人、警察、还有戴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目光如炬地检查着每一个出站旅客的边防证和行李。
轮到林烨时,他再次平静地递上证件。一个年轻的边防战士仔细核对后,又看了看他略显稚嫩却异常沉稳的脸,例行公事地问:“来深圳做什么?找谁?”
“公干,找宝安县供销社的赵卫国同志。”林烨回答。
战士在本子上记了一下,挥挥手放行。
走出简陋的火车站,眼前的景象让林烨这个重生者也不禁有些震撼。所谓的“街道”,其实是坑洼不平的土路,两边是密密麻麻的工棚、临时搭建的小卖部和大排档。各种口音的叫卖声、拖拉机的轰鸣声、工地上的哨子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空气中除了尘土,还混杂着沥青、汗水和食物混合的复杂气味。
人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却有一种共同的、对财富和机会的渴望。这里没有北方那种按部就班的沉闷,一切都显得匆忙而原始,像是一个巨大的、混乱的集市。
林烨没有急于乱闯。他先在一个相对干净些的报刊亭买了一份最新的《深圳特区报》,然后找了个路边摊,要了一碗云吞面,一边吃,一边快速浏览报纸,同时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报纸上充斥着各种招商引资的政策、基建项目的报道,以及一些鼓舞人心的口号。但林烨更关注的是夹缝中的信息:土地转让的公告、小型招标信息、以及一些不起眼的商业动态。
他注意到,特区建设的重心目前似乎集中在罗湖和上步这一带。而张爷给的地址,宝安县供销社,应该就在老县城附近,距离火车站还有一段距离。
吃完面,林烨开始行动。他先找了个公用电话(一种需要排队、由专人看守的简陋电话亭),按照纸条上的号码,尝试拨打宝安县供销社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有人接听,一个不耐烦的女声:“喂?找谁?”
“您好,我找赵卫国同志。”林烨用尽量标准的普通话说道。
“赵主任?他下基层去了!不在!”对方说完,“啪”地一声挂了电话。
林烨皱了皱眉。下基层?这可麻烦了。他人生地不熟,去哪里找?
他想了想,决定采用最笨但也最有效的方法——直接去供销社找人。他拦下一辆人力三轮车(当时出租车极少),说了地址。
三轮车夫是个精瘦的本地人,皮肤黝黑,蹬着车在坑洼的土路上颠簸前行,嘴里还用蹩脚的普通话热情地介绍着:“老板,第一次来深圳吧?这边发展快得很啦!到处都是机会!你要找供销社?那边现在忙得很,东西紧俏哦……”
林烨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目光却始终留意着沿途的景象。到处是工地,但也能看到一些挂着“外贸”、“电子”、“服装”牌子的小公司或作坊,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种原始的、野性的商业活力,在这里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83:开局战神归来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1983:开局战神归来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