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谷的晨雾带着草木苏醒的潮气,在青石板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林野将青铜日晷从石柜里取出时,金属边缘的露水顺着刻度线滑落,在 "卯时" 与 "辰时" 的分界处积成小小的水洼。这具日晷的底座刻着缠枝纹,铜针却替换成了旧文明的合金条 —— 三年前从沪城废墟的天文台上找到的,据说能抵抗 0.5Sv/h 的辐射腐蚀。
"今天的基准线要校准到第三根石柱。" 长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枣木杖敲击地面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铁羽雀。老人披着件缝补过七次的粗布袍,领口别着块辐射屏蔽石,那是用死亡区边缘的黑曜石打磨的,表面泛着幽微的光泽。
林野的指尖抚过日晷底盘的螺旋纹,这些刻痕是历代守卷人用银刀一点点凿出来的,最深的地方能塞进小拇指指甲。"昨晚的辐射风暴过后,计时误差超过了两刻钟。" 他从帆布包里掏出块透明的树脂板,这是用变异树胶与鱼鳔熬制的,边缘还留着去年修补时的焦痕,"阿正说西侧的石柱阴影偏了三寸。"
长老弯腰查看日晷的铜针投影,晨光透过他耳后的白发,在刻度盘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低辐射区的日光角度每天偏差 0.3 度。" 老人的指节叩着 "午时" 刻度,那里的铜面已被磨得发亮,"春分刚过,圭表的影长该减了。"
林野将帆布包甩到肩上,包里的青铜圭表发出轻微的碰撞声。这具三尺长的测影仪器由七节套管组成,最细的一节刻着 "分厘" 刻度,是用旧文明的游标卡尺改造的。他记得十二岁那年第一次使用时,因为拧错了套管卡扣,被长老罚抄《周髀算经》里的 "日高术" 整整一月。
"带上这个。" 长老从怀里摸出个巴掌大的木盒,打开时里面躺着片泛黄的绢布,上面用朱砂画着复杂的星图,边缘题着 "崇祯历书" 四个字。"低辐射区的第三块石碑后,有前辈刻的节气表。" 老人的指甲在 "清明" 二字上轻轻点了点,"对照着校准,别犯你爷爷当年的错。"
林野将绢布折成四方形塞进怀里,贴着心口的位置能感觉到布料上的朱砂颗粒。他爷爷曾在观测时看错了北斗星的位置,导致档案谷的春耕提前了十日,那年的变异麦减产三成。这个故事被刻在档案室的石壁上,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日晷,像个嘲笑的鬼脸。
沿着巡逻道往低辐射区走时,晨雾正在散去。路边的变异蒲公英顶着银色的绒球,种子上的细毛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 —— 这是辐射值稳定在 0.25Sv/h 以下的标志。林野的辐射仪挂在胸前,指针偶尔会跳到 0.3Sv/h,但很快又回落下去,像只不安分的小鱼。
走了大约两刻钟,前方出现三道并排的石柱。这些高三丈的花岗岩柱表面布满刻痕,最东边的石柱上还留着弹孔 —— 那是二十年前净化者袭击时留下的。林野从包里取出圭表,一节节拉长套管,当最顶端的铜针与石柱顶端齐平时,他对着太阳的方向调整角度,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刻度石上。
"辰时三刻。" 他在羊皮纸上写下时间,炭笔的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沙沙的声响。这纸是用未受辐射污染的山羊毛制成的,全档案谷只剩最后五卷,长老说要留着记录最关键的观测数据。林野的目光扫过石柱西侧的石壁,那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刻痕,最早的可以追溯到 "大断裂" 后第三十年。
突然发现石壁底部有处新的刻痕。林野蹲下身,看见那是个螺旋形的符号,刻痕边缘的石屑还很新鲜,像是昨夜才刻上去的。他用手指摸了摸,凹槽里残留着金属粉末 —— 这是用合金刀刻的,普通的石刀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
"谁会在这里刻这个?" 林野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个符号与他怀里金属片上的纹路一模一样。他想起昨日在荆棘丛里发现的银白色纤维,那些螺旋状的结构仿佛在眼前活了过来。
远处传来铁羽雀的惊叫声,林野抬头看见阿正正朝这边跑来,少年怀里抱着个陶盆,里面冒着白色的热气。"林哥,长老让我送校准水来。" 阿正跑到近前时气喘吁吁,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面的刻度石上,"刚才在半路看见几只荆棘狼,它们盯着石柱这边看,眼神怪怪的。"
林野接过陶盆,里面的水泛着淡淡的蓝色 —— 这是用辐射冰原的融水与变异薄荷混合的,能让圭表的铜针保持稳定。"狼呢?" 他的目光扫过周围的灌木丛,叶片上的露珠正在阳光下蒸发,留下星星点点的水印。
"往红锈林那边跑了。" 阿正指着西边的方向,"它们的皮毛有点发绿,像是蹭到了荆棘的汁液。" 少年突然压低声音,"林哥,你说净化者会不会又来?昨晚我听见西边的栅栏有响动。"
林野没有回答,只是将圭表的影子长度记录在羊皮纸上。辰时三刻的影长是五尺七寸,比昨日短了四分,符合 "春分后影长渐短" 的规律。但当他对照石柱上的旧记录时,发现今年的影长比往年同期短了整整一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残土纪元请大家收藏:(m.2yq.org)残土纪元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