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谷的修复室弥漫着松节油与金属氧化的混合气味,林野将那支锈蚀的钢笔放在青石板上时,指腹的薄茧在黄铜笔帽上蹭出细微的划痕。这支从红锈林观测站废墟带回的旧文明遗物,笔身裹着层青绿色的铜锈,笔尖被某种纤维缠绕成螺旋状,像只被蛛网困住的昆虫。阳光透过天窗的滤膜,在笔杆上投下狭长的光斑,照亮了刻在笔帽顶端的星形纹路——与《开元占经》星图中"开阳星"的标记完全吻合。
修复台的陶盘里盛着特制的除锈剂,是用变异柠檬的酸液与石墨粉混合而成,在0.32Sv/h的辐射场中会呈现出稳定的乳白色。林野用骨针轻轻挑起笔尖的纤维,那些银白色细丝立刻在酸液中蜷缩起来,释放出细小的气泡,显露出下面镀金的笔尖,铱粒虽已磨损,却仍保持着锋利的角度。
"这笔尖是14K金的。"老周的声音从典籍架后传来,老人手里捧着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从旧文明牙科工具改造的细钻头。"大断裂前的书写工具,只有记录'重要档案'的人才用得起。"他将一枚0.5毫米的钻头放在钢笔旁,金属表面的反光与笔帽的星形纹路产生奇妙的重叠,"你爷爷当年修复过类似的笔,说里面藏着比墨水更重要的东西。"
林野的目光落在钢笔的吸墨器上。透明的胶管已经硬化,里面残留的墨水在辐射影响下变成深褐色,用探针拨开时,发现墨块中嵌着无数细小的金属颗粒,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规则的立方体结构——这不是普通墨水,而是掺了铅钛合金粉末的"防辐射墨",在0.4Sv/h以上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字迹稳定。
"阿正,把超声波清洗器搬到台上来。"林野用软布蘸取除锈剂,轻轻擦拭笔身的铜锈。锈层剥落的地方,露出底下阴刻的细小文字,是串由字母与数字组成的编码:"K-734-Ω"。其中"734"的刻痕明显比其他字符更深,边缘的金属因受力而微微隆起,像被人反复摩挲过。
少年推着清洗器过来时,橡胶轮在石板上发出吱呀的声响。这台设备的核心部件来自旧文明的眼镜店,能产生特定频率的声波,剥离金属表面的微观杂质。"林哥,这钢笔的笔杆里好像有东西。"阿正突然指着笔身中段,那里的锈蚀呈现出不规则的凸起,"用光照着看,有个米粒大的黑影在动。"
林野将钢笔对准光源。果然,在笔杆的黄铜夹层里,有个细长的物体随着角度变化移动,轮廓像是卷起来的薄金属片。他想起父亲笔记里的记载:"旧文明的书写工具,常被用作微型储存器,尤以钢笔的笔杆夹层为甚。"笔记旁画着简单的剖面图,与眼前的钢笔结构惊人地相似。
除锈工作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当最后一片铜锈被剥离时,钢笔露出了原本的暗红色,笔帽的星形纹路由细小的银点镶嵌而成,在阳光下闪烁着。林野用老周提供的细钻头,小心翼翼地在笔杆凸起处钻出个小孔,钻头接触到内部异物的瞬间,传来清脆的"咔嗒"声——是金属碰撞的声响。
"慢点,别弄坏里面的东西。"老周的呼吸变得急促,他从铁皮盒里取出套镊子,钳口被打磨得比绣花针还细。"你爷爷那支笔里藏着半张纤维地图,指引着去石磨村的安全路线。"老人的指尖在颤抖,镊子夹起从孔中露出的金属片边缘时,林野看见那是片镀金的箔片,上面刻着极细的纹路。
箔片被完整取出时,修复室的辐射仪突然发出细微的蜂鸣。指针从0.32Sv/h跳至0.33Sv/h,箔片在阳光下展开成巴掌大小的星图,边缘的齿孔恰好能与钢笔的笔杆凹槽咬合。星图上的北斗七星用不同颜色的金属粉末绘制,其中天权星的位置用红色标记,旁边标注着行极小的字:"辐射阈值0.35Sv/h,纤维共振点"。
林野的心脏骤然紧缩。这个阈值与他在观测站发现的纤维培育场辐射值完全一致,而星图中北斗七星的连线,竟与档案谷七处防御工事的分布轨迹完美重合。他将箔片星图与《开元占经》的残页对比,发现两者的螺旋星位置存在0.5度的偏差——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或者说,这支钢笔记录的是更早时期的星图数据。
"这不是普通的星图。"林野用放大镜观察箔片背面,那里布满了微米级的刻痕,在特定角度的光照下显露出另一种图案:不是星辰,而是由无数细小线条组成的机械结构,像某种装置的剖面图。"是...某种设备的蓝图?"他的指尖划过代表天枢星的刻痕,那里的金属粉末突然微微发亮,与他腕间胎记的色泽如出一辙。
阿正突然指着清洗器里的钢笔。笔杆的中空部分,有缕银白色的纤维正随着超声波的震动缓缓舒展,尖端的倒刺呈现出规则的锯齿状,与苏锐兄妹布料上的金属丝结构完全一致。"林哥你看!这纤维的纹路,和交易市场那块布上的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残土纪元请大家收藏:(m.2yq.org)残土纪元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