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谷的晨雾带着一种奇异的甜香,林野站在东坡的了望塔下时,裤脚的露水已浸透了两层麻布。这种香气来自坡地新长出的“蜜露草”,叶片边缘分泌的晶莹液滴在晨光中泛着虹彩,吸引了成群的昆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翅膀呈现出金属光泽的变异蝴蝶,翅尖的蓝紫色纹路在0.31Sv/h的辐射场中微微发亮,像撒了把碎钻。
“至少有三百只。”阿正举着自制的望远镜,镜筒是用旧文明的PVC管改造的,镜片上还留着少年用牙膏打磨的痕迹。“比昨天多了近一倍,而且它们飞的方向特别齐,不像瞎撞。”他的手指在膝盖上画出蝴蝶飞行的轨迹,那些折线在晨光中形成奇异的角度,与《开元占经》残卷上标注的“黄道倾角”惊人地吻合。
林野的目光落在蝴蝶翅膀的纹路里。那些蓝紫色的光斑并非随机分布,而是组成了细密的网格,每个网格的节点处都有个针尖大小的黑点——用辐射仪的探针凑近时,指针会在0.32Sv/h处形成短暂的峰值。“这些不是普通的鳞片。”他用镊子小心地取下一只停在蜜露草上的蝴蝶,翅尖的黑点在阳光下显露出螺旋状的结构,“是辐射结晶,能感应磁场变化。”
蝴蝶的腹部泛着淡绿色的光,林野用解剖刀划开极小的一道口子,流出的体液在载玻片上迅速凝固成透明的薄膜。显微镜下,薄膜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纤维,这些纤维的排列方式与红锈林的根系轨迹完全一致,只是尺度更微小,像幅精致的缩微地图。“它们在跟着辐射场迁徙。”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而且这些纤维,和苏锐兄妹布料上的成分相同。”
阿正突然指向坡地西侧的灌木丛。那里的蝴蝶群正在空中盘旋,形成一个直径约三丈的漩涡,翅尖的蓝紫色光芒在漩涡中心汇聚成一点,像颗悬浮的星辰。“林哥你看!它们在画圈!”少年的声音带着惊呼,望远镜差点从手中滑落,“漩涡的中心,是不是和上周发现的渗透管在一条线上?”
林野取出随身携带的罗盘,盘面的指针被磁场干扰得剧烈晃动,但始终有个稳定的指向——正是蝴蝶漩涡的中心。他翻开档案谷的地形图,用骨针在东坡的位置扎了个小孔,再将孔与渗透管的标记连成直线,这条线恰好穿过红锈林边缘的一处断崖,那里是苏瑶曾提及的“星核石能量异常区”。
“不是巧合。”林野将那只蝴蝶放进特制的玻璃容器,容器内壁贴着铅箔,能隔绝外部辐射干扰。“这些蝴蝶的幼虫以辐射纤维为食,体内的结晶会记录迁徙路径。”他突然想起在低辐射区采集的星纹蕨,孢子囊里的纤维也能记录辐射轨迹,“它们是活的地图。”
追踪蝴蝶群的迁徙比想象中困难。这些变异蝴蝶对气流变化异常敏感,每当林野试图靠近至十步以内,整群蝴蝶便会突然拔高,翅尖的蓝紫色光芒组成警戒的螺旋图案,像在发出无声的警告。阿正提议用蜜露草的汁液制作诱饵,却被林野拦住——少年没注意到,接触过汁液的蝴蝶,翅尖的辐射结晶正在缓慢变暗。
“它们在躲避高辐射源。”林野指着前方一片枯萎的荆棘丛,那里的辐射值比周围高出0.02Sv/h,蝴蝶群在经过时特意绕出一个半弧形的轨迹,弧度精确得像用圆规画出的。“这片荆棘丛下一定有问题。”他用青铜短刀劈开根部,泥土中露出半截银白色的纤维管,与蓄水池发现的渗透管属于同一型号,只是直径更细,管口的纤维网已被蝴蝶的体液腐蚀出细密的孔洞。
迁徙的第一处转折点出现在正午。当太阳升至最高点时,蝴蝶群突然改变方向,朝着红锈林深处飞去,翅尖的蓝紫色光芒在阳光下连成一片流动的光带。林野注意到,此时的辐射仪指针恰好稳定在0.32Sv/h,与他腕间胎记在平静状态下的辐射值完全一致。“是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他在地面画出太阳与蝴蝶飞行方向的夹角,“36度,和古籍记载的‘春分点’角度相同。”
阿正的帆布包突然传来轻微的震动,里面装着从了望塔带来的辐射记录仪。少年打开仪器时,屏幕上的波形图让他倒吸一口凉气——蝴蝶群改变方向的瞬间,记录仪捕捉到一组规则的脉冲信号,频率与尖塔方向传来的能量波完全同步。“它们在接收信号!”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林哥,你看这波形,像不像你修复的那支旧钢笔笔尖的震动?”
深入红锈林边缘后,蝴蝶的飞行轨迹开始呈现出复杂的折线。在一处辐射值骤降至0.29Sv/h的洼地,它们的飞行路线突然变得杂乱无章,翅尖的光芒也忽明忽暗,像迷失了方向。林野蹲下身观察土壤,发现表层覆盖着一层极细的黑色粉末,用显微镜一看,竟是无数破碎的辐射结晶,与变异蝴蝶翅尖的成分相同。
“是净化者的‘干扰粉’。”林野用骨针挑起一点粉末,在阳光下能看见其中混杂的金属碎屑,“这种粉末能散射磁场,让蝴蝶失去方向感。”他突然想起储存室的防潮处理,那些噬纸霉的孢子也能干扰纤维的活性,“他们在阻止蝴蝶靠近尖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残土纪元请大家收藏:(m.2yq.org)残土纪元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