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库的木门在清晨的寒气中发出沉闷的吱呀声,林野推开时,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与虫粪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高窗的铅玻璃,在积灰的地板上投下狭长的光柱,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翻滚,其中夹杂着几缕银白色的纤维,在0.32Sv/h的辐射场中微微发亮——这是噬纸虫蜕皮时留下的残屑,比往年多出近三倍。
“东墙的《水经注》残卷被蛀了。”老周的声音从典籍架后传来,老人手里捧着个破损的函套,深蓝色的锦缎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孔洞,每个孔洞边缘都泛着淡褐色的污渍,“不是普通的噬纸虫,你看这孔壁,有金属刮擦的痕迹。”
林野走过去时,靴底在地板上蹭出细碎的声响,惊起了书页间藏匿的飞虫。这些虫子的翅膀呈现出半透明的灰黑色,停在纸上时几乎难以分辨,只有在爬行时才会露出红色的腹节——这是红锈林特有的“墨痕虫”,以古籍中的炭墨为食,排泄物会腐蚀纸张纤维,在《虫谱》中的记载是“专食古籍,遗痕如墨,七日可毁一卷”。
“比记载的更厉害。”阿正举着放大镜,镜片下的虫粪呈现出奇异的结晶状,在光线下反射出金属光泽。少年的指尖在虫蛀的书页上轻轻拂过,那些看似杂乱的孔洞突然显露出规律,组成细小的螺旋,“林哥你看,它们在按某种轨迹蛀食,和尖塔的能量矩阵图案一样!”
档案库的东南角堆放着半麻袋防虫药粉,是用红锈林的“苦楝果”与硫磺混合制成的,往年撒一次能管三个月。林野抓起一把药粉,指尖的刺痛让他立刻缩回手——粉末中掺着极细的银白色纤维,与噬铁虫的唾液成分相同,遇潮后会释放出腐蚀性的气体,反而会加速纸张老化。
“药粉被动过手脚。”林野将样本放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的纤维呈现出中空的管状结构,内壁附着的黑色颗粒是辐射结晶,“是净化者的手段,他们想让我们用这种‘假药’,既杀不死虫子,又能毁掉典籍。”
老周从档案库深处的木箱里取出些褐色的块状物,表面覆盖着层干枯的苔藓。这是用低辐射区的“藜芦根”熬制的防虫膏,硬度如蜡,遇热后会融化成粘稠的液体,散发出类似杏仁的气味。“你爷爷当年用这个防住了墨痕虫灾。”老人用骨刀削下一小块,“这东西的气味能让虫子的嗅觉失灵,找不到纸张中的炭墨。”
林野注意到藜芦根的断面有极细的红纹,在辐射灯下会发出微弱的荧光。他突然想起《古虫异闻》中“墨痕虫畏赤纹草”的记载,原来所谓的“赤纹草”就是藜芦的变种,只是古籍中省略了它需要与硫磺按2:1比例混合才能生效的细节——这正是去年防虫失败的原因。
“得重新调配药膏。”林野将藜芦根切成薄片,放在陶锅里隔水加热,“阿正,去取三十斤干燥的苦楝叶,要去年霜降后采摘的,辐射值必须低于0.3Sv/h。”他的目光扫过被虫蛀的典籍,最严重的《水经注》已露出底下的竹纸衬页,那些衬页上的朱砂批注却完好无损,“墨痕虫怕朱砂,我们可以用朱砂在重要典籍的函套上绘制防虫符。”
阿正抱着苦楝叶回来时,档案库的空气中已弥漫着藜芦膏的香气。少年的袖口沾着些暗红色的粉末,是从《开元占经》的残卷上蹭到的——那些虫蛀的孔洞在朱砂星图周围戛然而止,像被无形的墙挡住。“林哥,真的有用!”他指着书页边缘,几只墨痕虫正疯狂地转圈,触角徒劳地触碰着朱砂线,“它们不敢越过这道线!”
老周正在用特制的毛刷涂抹藜芦膏。这种刷子的刷毛是用变异野猪的鬃毛制成的,坚硬且富有弹性,能深入典籍的装订缝隙。他涂抹的动作极为缓慢,每一笔都顺着纸张的纤维方向,“当年你爷爷为了涂完这三面墙的典籍,整整用了四十天,每天只睡两个时辰。”老人的手腕突然顿住,毛刷悬在《史记》的函套上,“这里面有东西在动。”
林野用青铜镊子小心地拆开函套,里面的书页突然涌出成团的墨痕虫,翅膀振动的声音像细密的雨声。在虫群中央,有个核桃大小的灰白色虫茧,表面编织着螺旋状的纤维,与苏锐兄妹布料上的纹路完全一致。“是虫巢。”他用镊子挑起虫茧,茧壳立刻裂开,露出里面无数细小的虫卵,每个卵上都有个极小的三叶纹标记,“净化者在人为培育这些虫子,用纤维控制它们的行动轨迹。”
虫巢破裂的瞬间,档案库的辐射仪突然发出急促的蜂鸣。指针从0.32Sv/h跳至0.34Sv/h,那些原本疯狂逃窜的墨痕虫突然停止移动,腹部的红色环节亮起,组成与尖塔能量矩阵相同的图案。林野迅速将藜芦膏泼向虫群,香气弥漫中,虫子们像被点燃的纸屑般蜷缩起来,却在临死前吐出银白色的纤维,在空气中织成微型的星图。
“它们在传递信息。”阿正用玻璃片收集纤维,“这些纤维的振动频率和我们之前捕捉到的异常电磁信号一致!”少年突然指着档案库的穹顶,那里的木梁上布满了细小的孔洞,组成个巨大的三叶纹,“林哥,整个档案库都被当成了虫巢的孵化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残土纪元请大家收藏:(m.2yq.org)残土纪元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