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琰登基后的金陵城,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新血。年号“昭雪”如同一面旗帜,宣告着与前朝昏聩时代的决裂。新政接连颁布,精简吏治、抚恤战伤、鼓励农桑,每一项都切中时弊,带着鲜明的靖王——如今是新帝——风格,雷厉风行,务求实效。
朝堂之上,曾经依附誉王、太子的势力或被清算,或识趣地偃旗息鼓,以言侯、蒙挚、沈追、蔡荃等为代表的实干派迅速占据要津。一股久违的清明之气,开始涤荡这座古老的皇城。
然而,在这万象更新的表象之下,暗流并未完全平息。赤焰案虽已昭雪,但牵扯其中的部分世家大族利益受损,暗生怨怼;边境三国虽因大梁国运复苏、新帝锐气而暂缓攻势,却依旧陈兵边境,虎视眈眈;而更深处,窃运阁虽总坛被毁,其残存的暗桩和影响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根除。
这些,萧景琰心知肚明。他几乎不眠不休地处理政务,批阅奏章至深夜,仿佛要将过去十二年蹉跎的时光尽数弥补回来。只有偶尔在宫墙之上,与那道悄然出现的身影并肩而立,感受着那无声却坚定的支持时,他紧锁的眉头才会稍稍舒展。
林清辞履行着她的承诺。她并未直接干涉朝政,而是以世界守护者的身份,行走于朝野江湖之间。她借助江左盟残存的情报网络(梅长苏去后,部分势力由黎纲甄平掌管,暗中听命于她),配合朝廷肃清窃运阁余孽;她引动定界石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梳理各地紊乱的地脉,助益农事,平息偶尔出现的天灾隐患;她更时刻感应着那遥远的、来自界隙之外的威胁,警惕着窃运阁主可能的报复。
这一日,她收到霓凰郡主即将返回云南封地的消息,便前往穆王府在京的别院相送。
别院内,霓凰已卸去裙钗,换上了一身银甲红袍,英姿飒爽,只是眉宇间那份因梅长苏离去而染上的哀戚,尚未完全褪去。
“清辞,你来了。”霓凰见到她,露出一丝真诚的笑意,拉着她在院中石凳坐下,“我明日便启程回南境了。朝局已定,南楚近来也有些不安分,我需得回去坐镇。”
林清辞点头:“边境安稳,亦是国运所系。郡主辛苦。”
霓凰摆摆手,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与我还说这些客套话作甚。倒是你,”她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我知你非是常人,景琰兄……陛下他将心意告知于我了。你作何打算?”
林清辞微微一愣,没想到萧景琰连这个都与霓凰说了。她沉吟片刻,坦然道:“我会留下,守护此界,亦会助他。”
霓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欣慰:“如此甚好。景琰兄性子执拗,重情重义,有你在旁,我亦能放心些许。”她叹了口气,望向北方,那是梅岭的方向,“苏哥哥若在天有灵,见如今局面,想必也能含笑九泉了。”
提及梅长苏,两人都沉默了片刻。
过了一会儿,霓凰像是想起了什么,神色微凝:“清辞,还有一事。我记忆恢复之初,确实有些混乱,有些片段……似是被外力植入。近来我仔细回想,那感觉……与那日你我在宫中应对玄鸟尊者时,感受到的某种阴冷精神力,颇有几分相似。”
林清辞眼神一凛:“郡主是说,你的记忆恢复,可能并非自然,而是被人动了手脚?可能与窃运阁,或者……其他‘异力’有关?”她想到了青霖提及的,窃运阁主可能从她在此界的羁绊下手。
霓凰郑重点头:“极有可能。只是不知对方目的为何。我此番回南境,也会暗中调查,若有发现,即刻通知你。”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林清辞心中警铃大作,若霓凰的记忆问题真是窃运阁主所为,那对方的手段恐怕比她想象的更加诡秘难防。
送别霓凰后,林清辞心情略显沉重。她信步走在金陵街头,感受着市井间逐渐恢复的生机,心中那份守护之念却愈发坚定。
行至一处僻静巷口,她忽然停住脚步,淡淡道:“跟了这么久,不现身一见吗?”
巷子深处,阴影扭动,一个穿着斗篷、身形佝偻的老者缓缓走了出来。他掀开兜帽,露出一张布满皱纹、却依稀可见昔日俊朗轮廓的脸,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充满了历经世事的沧桑与一种近乎偏执的睿智。
竟是本该在宫中静养的太上皇,梁帝萧选!
他此刻身上没有丝毫帝王之气,更像一个风烛残年的普通老人,只是眼神复杂地打量着林清辞,带着探究、敬畏,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悔恨。
“林姑娘……或者说,守护者大人。”萧选的声音沙哑干涩。
林清辞并不意外他的到来。她净化国运、展现神异,萧选若毫无察觉才是怪事。“太上皇寻我,所为何事?”
萧选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朕……我知道,我罪孽深重,罔顾人伦,听信谗言,铸成大错……如今退居深宫,日日煎熬,只求一个心安。”他抬起头,目光紧紧盯着林清辞,“我只想问一句……赤焰一案,林帅他们……在九泉之下,可能安息?我……我还有无弥补的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主角光环收割手册请大家收藏:(m.2yq.org)快穿:主角光环收割手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