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铮在维修技术和军事知识领域取得双重进步,他的目光逐渐聚焦到后勤处那混乱且低效的工作模式上,这与他前世在现代化工厂中形成的严谨管理习惯格格不入。在他眼中,眼前的各种 “浪费” 现象就像一根根刺,让他浑身不舒服。
这一日,后勤处又陷入一阵喧嚣。吴处长满脸通红,怒目圆睁,因找不到一箱刚刚登记好的备用枪栓而大发雷霆,那吼声在院子里回荡,仿佛要震破每个人的耳膜。负责保管的小战士,身形微微颤抖,低垂着头,脸上满是委屈,眼眶里泪花闪烁,几乎要哭出声来。那模样,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兽,在吴处长的怒火下不知所措。
李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思忖,决定是时候提出自己的建议了。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走向正在生闷气的吴处长,轻声说道:“处长,我有个想法,不过还不太成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吴处长正余怒未消,不耐烦地挥挥手:“有屁就放!”
李铮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处长,咱们后勤处如今的状况您是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修好的枪,东一堆西一摞;拆解的零件,像一堆乱麻似的扔在一起;手榴弹原料和工具也混放着,这找起来多麻烦啊,还容易丢。我寻思着,咱们是不是可以搞个分类登记,分区存放呢?比如说,把修复好的武器单独划一个区,像那些汉阳造、中正式,都整齐地摆放好,再贴上标签,写明型号、修复日期,还有修复人的名字,这样一目了然。拆解下来的零件,按种类分筐放置,螺丝钉放一筐,弹簧放一筐,每筐都贴上标签,详细注明。工具呢,单独弄个架子,谁用了、还没还,都详细地记一下,就像账本一样清清楚楚……”
李铮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着最基本的 “5S” 管理和物料分类概念,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在他的眼前已经呈现出一幅井井有条的后勤处画面。
吴处长起初眉头紧皱,一脸不耐烦地听着,那眼神里满是不信任。但听着听着,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管理后勤多年,何尝不知道混乱的弊端?只是以前条件太差,物资匮乏,人手也少得可怜,能勉强维持正常运转就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根本没精力去搞这些 “花里胡哨” 的东西。可现在不同了,随着物资稍微充裕了一些,尤其是手榴弹生产走上正轨,这混乱带来的效率低下和损耗问题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突出,让他也头疼不已。
“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吴处长摸着下巴,那粗糙的手指在下巴上来回摩挲着,像是在认真思考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分区存放?分类登记?贴标签?这能行吗?会不会太麻烦?咱这条件可不像那些大城市的工厂,有这么多的讲究。”
“开始可能会有点麻烦,但习惯就好了。” 李铮趁热打铁,眼神坚定而诚恳,“而且从长远来看,肯定能省时间、减少丢东西。您想想,要是以后要找一颗中正式的撞针,咱们直接去 ‘步枪零件 — 撞针’ 那个筐里拿就行,多方便啊,不用像现在这样满世界乱翻,浪费那么多时间。工具也是,谁拿走了都知道,就不容易丢,也能避免因为找不到工具而耽误工作。”
吴处长思索了片刻,他的目光在院子里杂乱堆放的物资上扫过,想象着按照李铮说的方法整理后的场景,终于动了心:“行!就按你说的试试!这事……你小子脑子活,就由你来牵头弄!需要多少人手,你跟俺说!牛娃、老马都听你调派!不过,你小子可得给我弄好了,要是搞砸了,我可饶不了你。”
得到了吴处长的支持,就像拿到了尚方宝剑,李铮立刻行动起来,浑身充满了干劲。他首先找来一张大纸,趴在桌子上,认真地画了一张简单的区域规划图。他将后勤处占用的院子和棚屋仔细地划分成几个功能区:武器修复区,这里将是修复枪支的 “战场”,各种工具和设备摆放整齐,方便维修人员操作;零件拆解区,就像一个 “零件宝库”,各种拆解下来的零件在这里分类存放;成品存放区,修复好的武器和制作好的手榴弹等成品将在这里整齐陈列;工具存放区,所有的工具都有了自己的 “家”,摆放得井井有条;手榴弹原料暂存区则与其他区域进行严格的物理隔离,确保安全。他在规划图上标注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区域的功能和布局都经过仔细考虑。
然后,他带着牛娃和老马,以及临时调来的两个战士,像一群勤劳的蜜蜂,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整理运动”。他们先将所有物资一件一件地清点出来,这个过程就像在整理一个巨大的宝藏库,每发现一件有价值的物资,大家都兴奋不已。该归类的归类,该贴标签的贴标签。没有现成的标签,他们就发挥聪明才智,用木牌或者废纸写。牛娃写得一手好字,他拿着毛笔,在木牌上认真地写着物资的名称和相关信息,那字迹工整而有力。老马则负责将写好的标签固定在相应的物资上,他动作熟练,每一个标签都贴得端端正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烽火锻山河请大家收藏:(m.2yq.org)烽火锻山河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