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历一万三千年。仙唐神朝的疆域与影响力早已稳固,“ZC-01象限”的边界也维持着冰冷的平静。然而,深植于龙魂血脉中的开拓精神,以及对“净化者”那冰冷秩序之外更广阔宇宙的好奇与警惕,驱使着一批又一批特殊的使者,自愿离开繁华鼎盛的神朝疆域,踏入那连星图都未曾标记的、被称为“无垠之暗”的未知深空。他们并非征服者,也非寻常的探险家,他们是“文明火种传播者”——承载着仙唐的知识、技术、文化以及最核心的“龙魂”精神,去向蒙昧或走入歧途的文明,播撒希望与可能性的种子。
长安神都,“星火”专用空港。一艘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兼具唐风美学与实用主义的银色星舰——“远航者号”,正进行着最后的出发准备。它并非战舰,其武装系统仅用于自卫,但其内部空间却堪称一座移动的文明宝库——从基础的龙魂导引术、符文原理、农工技术,到高等的灵能科技、哲学思想、艺术瑰宝,乃至一座小型的“万象熔炉”简化版,皆以特殊的信息载体封存。
舰长李明月,是皇室远支宗亲,一位气质温婉却目光坚定的女性。她放弃了神都的优渥生活,自愿接过这艘可能是单程的使命。此刻,她正与前来送行的格物院老院士、也是她的启蒙老师墨衡(已退休,但精神矍铄)做最后的话别。
“老师,‘远航者’一切就绪。”李明月声音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墨衡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之一,眼中既有骄傲,也有不舍,他拍了拍舰体冰凉的外壳,如同抚摸孩子的头:“明月,记住,你们携带的,不是施舍,而是分享。不是要去塑造另一个仙唐,而是要去点燃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文明之火。龙魂的真谛,在于‘可能性’,而非‘同一性’。”
“学生明白。”李明月郑重颔首,“我们会谨慎选择接触对象,尊重当地文明的发展轨迹,只在必要时提供引导,绝不行拔苗助长之事。我们会是观察者、学习者,也是……关键时刻的引路人。”
“去吧。”墨衡最终挥了挥手,目光投向无垠星空,“让星海彼端也知道,在这冷酷的宇宙中,曾有一个名为‘唐’的文明,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并且,愿意将这路上的灯火,传递给需要的人。”
引擎无声启动,“远航者号”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星港的指引灯塔光芒之外。
“远航者号”航行的第七年,在一个被标记为“荒芜界”的偏远星系,他们发现了一个正处于崩溃边缘的类人文明。该星球资源几近枯竭,环境因早期的科技滥用而严重恶化,幸存者蜷缩在少数几个巨大的穹顶城市内,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而陷入无尽的内斗与绝望,科技树严重畸形,偏重于毁灭性武器而非民生与环境修复。
李明月没有直接降临,而是首先派出了隐蔽的侦察单位。他们了解到,这个文明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却因失去了对力量的敬畏与长远眼光而走向末路。
“接触策略:间接引导,技术扶贫,精神启迪。”李明月在舰桥会议上定下基调。
接下来的数年,“远航者号”如同无形的守护神。他们利用先进的环境改造技术,在星球极端环境中悄无声息地培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新型作物种子,并通过伪装成“远古遗迹发现”的方式,将这些种子和基础的生态恢复技术资料,“偶然”地交到了一支致力于寻找希望的科学家小队手中。
他们观察到一位名叫“卡尔”的年轻工程师,在废料场中凭借着惊人的直觉和毅力,试图拼凑出能净化水资源的装置,却屡屡失败。“远航者号”的成员(一位专精符文能量应用的唐人工匠)通过精心设计的“梦境启示”,将一套简化版的、利用本地材料即可实现的“基础净水符文阵列”知识,片段式地传递给了卡尔。
奇迹开始发生。新的作物在试验田里顽强生长,带来了久违的绿色希望;卡尔成功制造出了稳定的净水装置,解决了一个小型聚居地的饮水危机。希望如同星火,开始在这片废土上点燃。人们开始从互相倾轧转向合作求生,科技树也开始向生存与重建的方向倾斜。
“远航者号”始终未曾露面。李明月看着监测画面中,那个文明的人们第一次因为收获而非掠夺露出真诚的笑容,看着卡尔和他的同伴们开始自发地研究、改进那些“遗迹技术”,轻声道:“我们该离开了。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过多的干预,只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失去自我成长的动力。”
又过了数十年,“远航者号”抵达了一个完全由高度发达的智能机械构成的文明——“机械蜂巢”。这里的AI逻辑严密,效率极高,社会结构如同精密的钟表,但却缺乏情感、艺术与任何非理性的创造力。它们将一切无法用逻辑解释的现象视为“错误”,并试图清除。整个文明停滞在某种冰冷的“完美”状态,无数年毫无进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龙魂震贞观请大家收藏:(m.2yq.org)龙魂震贞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