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威慑:屯田的士兵平时耕种,战时防守,犹如一道活动的长城,对羌人形成持续的军事压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坐得必胜之道”)。
? 经济开发:屯田可以开发利用边疆的土地资源,实现粮食自给,甚至反哺内地。
? 不战而胜:通过长期屯驻,可以坐等羌人内部自行分化瓦解(“以全胜之兵,坐待羌虏之敝”)。
这一战略思想,遭到了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反对,认为他畏敌不前。
但赵充国展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勇气,他连续三次上书,引经据典,反复陈述利弊,据理力争,甚至不惜交出指挥权,只保留中郎将身份,也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最终,他的真诚与远见打动了汉宣帝。
宣帝回复说:“将军之计甚善,请按照你的方案执行吧。”
屯田策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
羌人见汉军有长期驻扎之意,内部迅速分裂,先后有数万人归降。
不到一年,西羌之乱基本平定。
赵充国这才振旅还朝。
此后,他退休居家,但汉宣帝每逢商议“四夷之事”,仍会征询他的意见。
他于公元前52年安然离世,享年八十六岁。
赵充国最大的历史贡献,并非斩首多少级,而是他提出的 “屯田戍边” 战略。
这一战略将军事防御、经济开发和政治安抚融为一体,成本低而效益长,成为后世历代王朝治理边疆的圭臬。
诸葛亮在渭滨屯田,曹操的屯田制,乃至后世的军屯、民屯,无不闪烁着赵充国战略思想的光芒。
他是一位真正的战略家,而非单纯的战将。
他用一生的经验,在暮年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证明了最伟大的胜利,往往不是通过最激烈的战斗,而是通过最深邃的智慧取得的。
赵充国,这位西汉的“战略顾问”,以其务实、持重和远见,为中华民族的边疆经营史,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yq.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