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与徐州交界的水域,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借着夜色与晨雾,无声疾行。
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漕船,组成一条不见首尾的水上长龙。
船上没有喧哗,没有号角,只有船桨划破水面的哗哗声。
船头之上,戏忠身披厚氅,迎着江风,旁边伴有私人医师。
他身形单薄,看起来与这肃杀的军旅格格不入。
然而,他身后的副将张济与张绣,两位沙场宿将,看向他的眼神却充满了敬畏。
无人能想到,军师祭酒竟能将三万大军的南下,安排得如此神鬼不觉。
他们绕开了袁术重兵布防的正面,利用刘景数年来疏通的河道漕运体系,一路从洛阳东出,沿黄河、济水,直入徐州腹地。
高顺在寿春城外的巨大军事压力,吸引了袁术所有的注意力,为他们创造了完美的战略掩护。
船队在徐州南部一处隐秘的渡口靠岸。
没有丝毫的混乱。
早已等候在此的民夫与辅兵,在各级军官的调度下,开始高效地卸载物资。
一箱箱封装完好的神臂弩,一捆捆锋锐的长矛,以及堆积如山的粮草,被迅速搬上岸。
岸边,五百辆崭新的四轮运输车整齐排列。
这种拥有转向连杆装置的新式马车,一辆便能抵得上过去数辆牛车的运力,极大地解放了人力与畜力。
一名陷阵营的老兵看着这流畅得令人发指的后勤转运,忍不住对身边的同袍低声感叹。
“乖乖,咱们这哪是行军,简直跟搬家一样利索。”
三万大军与海量物资,在短短一日之内,便完成了从水路到陆路的转换。
当大军开拔,向着丹阳郡方向进发时,袁术的耳目,对此仍旧一无所知。
丹阳郡,宛陵城。
太守陈群早已接到大将军府的密令,此刻正率领郡中大小官吏,立于城外十里长亭,翘首以盼。
当远方地平线上出现那面巨大的刘字帅旗时,陈群整了整衣冠,神情肃穆。
很快,黑色的洪流滚滚而来。
三万精兵,步伐整齐划一,甲胄鲜明,杀气冲霄。
那股百战雄师的威势,让前来迎接的丹阳官吏们心头发颤,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戏忠在张济、张绣的护卫下,催马来到近前。
“军师祭酒戏忠,奉大将军令,前来交接军务!”
陈群躬身长揖。
“下官丹阳太守陈群,恭迎军师祭酒,恭迎王师!”
没有过多的寒暄。
戏忠入城之后,立刻着手与陈群交接军务。
陈群将丹阳郡之前带来的三千士兵和新募的七千郡兵兵符与名册,恭敬地呈上。
“军师,此乃下官月余之内,于丹阳境内招募的七千士卒和原有的三千士兵,只是尚未操练纯熟,装备也多有不齐。”
戏忠接过兵符,点了点头。
“陈太守辛苦了。”
次日,宛陵城外校场。
新募的丹阳郡兵,与戏忠带来的三万精锐,泾渭分明地列于两侧。
一边衣甲杂乱,神情忐忑。
另一边则是甲胄精良,气势如虹。
对比鲜明。
戏忠没有多言,只是挥了挥手。
命令下达,后方的四轮马车被拉了上来。
一箱箱崭新的锁鳞甲,一杆杆闪着寒光的长矛,还有那令人生畏的神臂弩,被流水般分发到丹阳郡兵的手中。
“将军有令!所有丹阳郡兵,换装!”
老将张济亲自监督,对着那些手捧新装备而目瞪口呆的士卒们大声吼道。
“都给老子精神点、别丢份!”
“从今天起,你们也是大将军的兵!穿上这身盔甲,就要有大将军麾下士卒的样子!”
新兵们激动地抚摸着冰凉坚实的铠甲,感受着手中兵刃沉甸甸的分量,眼中的忐忑与不安,迅速被一股炙热的荣耀感所取代。
仅仅数日,戏忠便将这一万新兵与三万精锐合编一处。
虽然战力尚有差距,但军容军纪,已然焕然一新。
一支四万人的大军,正式成型。
郡守府内,军事会议紧急召开。
戏忠手指舆图,目光落在庐江的位置。
“高顺将军兵围寿春,袁术自顾不暇,孙策已成孤军。”
“但陆太守困守孤城,日久必生变数,我等必须立刻驰援。”
他的目光转向一旁的张绣。
“张绣将军!”
“末将在!”
年轻的北地枪王上前一步,眼中闪烁着昂扬的战意。
“命你率陷阵营步卒两千,精锐骑兵三千,合计五千兵马,即刻出发,作为先锋,火速北上!”
张绣闻令,兴奋地抱拳。
“主帅放心!孙策那小子去得,我张绣也去得!”
戏忠微微颔首,语气变得异常严肃。
“记住,你的任务,不是与孙策决战,而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庐江城外!”
他伸出手指,在舆图上从丹阳到庐江,重重一划。
“你要让陆太守看到援军,让城中军民稳住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