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硅谷的金门大桥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帕洛阿尔托的会议中心。第28届全球科技创新峰会(Global Tech Innovation Summit)在此拉开帷幕。
来自120多个国家的科技领袖、投资人、创业者齐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绿色能源与未来城市的蓝图。而在这群星光熠熠的精英中,一位来自华国的女性企业家,成为了全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我,汪绿萍,汪氏集团董事长兼CEO,年仅三十六岁,却以惊人的战略眼光与决断力,将一家传统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集团,市值稳居世界前十。
我身着剪裁利落的深蓝色丝质套装,发髻高挽,眼神清亮,步伐坚定。我站在演讲台前,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开场:“十年前,很多人说,‘中国制造’只是廉价的代名词。今天,我想说,‘中国创造’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的边界。”
台下掌声雷动。但我知道,掌声背后,是复杂的眼神——有敬佩,有好奇,也有不屑与质疑。而我早已习惯。作为一位在男性主导的科技与资本世界中杀出重围的女性掌舵者,我深知,每一次登台,不仅是代表企业发声,更是为无数渴望突破桎梏的女性正名。
我的主题演讲题为《技术无国界,创新有温度》。我没有堆砌数据,而是从一个故事讲起:“去年,我们在非洲一个偏远村庄部署了太阳能微电网系统。一位老妇人第一次用上电灯,她摸着灯泡说:‘这光,像我孙女的笑容。’那一刻我明白,技术的终极意义,不是估值,不是专利,而是点亮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话音刚落,一位来自德国某知名科技公司的CTO举手提问:“汪女士,您提到‘有温度的技术’,但现实是,AI正在取代人类工作,自动化让贫富差距更大。您如何确保您的‘温度’不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自我安慰?”
我微微一笑,指尖轻点讲台,语气沉稳:“您说得对,技术确实可能加剧不平等。但问题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我们如何使用它。”我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坚定:“汪氏集团在过去三年,投入超过20亿美元用于‘技术普惠计划’——我们在东南亚培训了三万名女性掌握数字技能,在南美建立了十个开源技术中心。我们相信,技术不是零和游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分享权力与资源。”
我稍作停顿,语调微微上扬:“有人说,AI会让人类失业。但我想说,AI不会取代人类,只会取代那些不愿学习的人。真正的创新,是让人与技术共舞,而不是对立。我们汪氏的AI工厂,每部署一套系统,就同步开设一个职业再培训中心。因为技术进步的代价,不该由普通人承担。”
全场静默三秒,随即爆发出热烈掌声。一位硅谷资深投资人低声对同伴说:“这女人,不只是会赚钱,更有格局。”
峰会第二天的晚宴在斯坦福大学的百年庄园举行。水晶吊灯下,香槟轻碰,衣香鬓影。我端着一杯无酒精鸡尾酒,微笑穿梭于各国精英之间,谈笑自若,气场从容。
一位美国科技媒体主编走过来,带着几分调侃:“汪总,您是本届峰会最耀眼的‘东方明珠’。不过,我好奇的是,您这么成功,为什么还单身?是不是因为你本人太强势了,让男人望而却步?”
这话一出,周围几人纷纷侧目,有人偷笑,有人皱眉。
听到这话,我却不慌不忙,轻轻晃了晃手中的酒杯,唇角微扬:“主编先生,您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倒想反问您:如果一位男性企业家,三十多岁未婚,您会问他‘是不是太强势让女人望而却步’吗?”
对方一愣,随即笑道:“那倒不会。”
“所以,”我语气平和却坚定,“成功与婚姻,本不该被性别双重标准绑架。我选择专注事业,是因为我相信,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女性站上科技的制高点。至于感情——”我微微一笑,眼中有光,“我相信,真正懂我的人,不会因为我的成就而退缩,反而会为我的光芒而心动。”
周围响起几声轻笑与赞叹。一位来自印度的女CEO走过来,举杯:“汪总,说得太好了!我们女人,不该被婚姻定义。”
我与她碰杯,声音清亮:“是啊,我们该被理想定义,被价值定义,被改变世界的能力定义。”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考究的中东富豪走近,眼神带着几分轻佻:“汪小姐,你不仅聪明,还很美。我一直在想,像你这样优秀的女人,一定需要一个能匹配你地位的伴侣。不知道你对‘强强联合’有没有兴趣?”
这话已近乎挑逗。我神色不变,反而笑着回应,语气从容:“您说得对,强强联合确实能创造巨大价值。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强强联合’在技术上的可能——比如,我们汪氏正在寻找中东的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沙漠光伏项目,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将太阳能输送到北非与南欧。您有兴趣聊聊吗?我们可以安排高层闭门会议,下周就启动可行性研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请大家收藏:(m.2yq.org)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