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子夜。一队乔装成贩运石料商贩的人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天津卫。顾言卿、燕十三、水虺、苏云裳以及八名戚家军精锐夜不收,混在几辆装载着青石板的大车中,沿着荒僻的驿路,向西南方向的禹州进发。俞参将因伤势未愈,且需在天津协调后续大军调动,留守策应。
一路昼伏夜出,避开官道关卡,专走乡间小路。周守廉准备的文牒路引极为精良,加之有熟悉河南地形的夜不收带队,行程颇为顺利。七日后,一行人抵达禹州地界。
禹州,北临黄河,南依嵩岳,乃中原腹地,历史悠久。城外邙山余脉蜿蜒,传说中禹王陵便深藏于此。时近盛夏,黄河水量丰沛,运河帆影点点,市井看似繁华,但顾言卿等人一踏入此地,便感受到一种异样的氛围——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混合着香火和腐朽的怪异气息,市井百姓交谈间,眼神闪烁,对陌生面孔格外警惕。
按照计划,他们在城北一家由戚家军暗桩经营的“顺来客栈”后院落脚。客栈掌柜老周,是个面色黝黑、看似憨厚的的中年人,实则是戚继光安插在此多年的老夜不收。
“顾先生,你们可算到了。”老周将众人引入密室,神色凝重,“禹州近来很不太平。官府表面上一切如常,但暗地里,漕帮、一些地方豪强,甚至衙门里的书吏衙役,都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拧在了一起。夜间常有身份不明的人马调动,邙山深处更是被划为禁区,有不明身份的武装看守,寻常百姓根本不敢靠近。”
“可知具体在邙山何处?”顾言卿追问。
老周铺开一张简陋的禹州地图,指向邙山主峰下一处标记:“根据兄弟们多方打探和观察夜间灯火、车马痕迹,可疑区域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当地人称之为‘老龙口’的山谷。据说那里有前朝废弃的祭坛和溶洞,地形复杂。而且,”他压低声音,“近来有传言,说老龙口半夜常有鬼火闪烁,还能听到龙吟般的怪声,邪门得很!”
老龙口!顾言卿心中凛然,这与之前获得的信息吻合。
“幽冥船的人有什么动静?”水虺问道。
“运河码头近来确实有几艘吃水很深、却卸货不多的可疑货船停靠,船员行踪诡秘,与本地漕帮几个把头来往密切。他们运来的货物,大多在夜间由骡马队秘密运往邙山方向。”老周答道。
情况逐渐清晰!幽冥船通过运河将物资运至禹州,再由本地势力转运至邙山老龙口!那里就是他们进行“归墟”仪式的据点!
“我们必须尽快潜入老龙口,找到确切地点和证据!”顾言卿决然道。
“此事不易。”老周摇头,“老龙口戒备森严,明哨暗卡无数,而且山谷内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硬闯绝无可能。”
“可有小路或密道?”燕十三问。
老周沉吟片刻:“据老一辈猎户说,老龙口后山有一条几乎被荆棘封死的采药小径,可绕到山谷侧面的悬崖之上,俯瞰谷底。但那条路极其难走,且悬崖陡峭,风险极大。”
“悬崖?”顾言卿眼神一亮,“居高临下,正是观察的绝佳位置!就走这条路!”
事不宜迟,当夜二更天,顾言卿、燕十三、水虺以及两名最擅长攀爬侦查的夜不收,组成先锋小队,由老周的一名熟悉山路的侄子做向导,带着绳索、钩爪、千里镜等物,悄然出城,直奔邙山后山。
山路果然崎岖难行,荆棘密布,毒虫出没。众人小心翼翼,花了近两个时辰,才艰难地攀上后山悬崖。崖下云雾缭绕,深不见底。对面,正是老龙口山谷的侧面。
此时,东方已现鱼肚白。借着微弱的晨光,众人伏在悬崖边,用千里镜向下望去。
山谷内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谷底一片相对平坦的开阔地上,赫然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祭坛!祭坛呈圆形,分九层,以黑色巨石垒成,与通州永丰仓地下的祭坛形制相似,但更加古老、宏伟!祭坛中央,并非幡旗,而是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坑洞,洞口缭绕着若有若无的黑气!坑洞周围,按照某种玄奥的方位,插着九根高达数丈的青铜柱,柱身刻满扭曲的符文,在晨曦中泛着幽光!
更令人心惊的是,祭坛四周,密密麻麻地搭建着许多帐篷和工棚,人影绰绰,至少有数百人之多!其中既有身着玄阴教黑袍的教徒,也有看似工匠、苦力模样的人,还有许多手持兵刃、纪律森严的护卫,其装束竟与冯邦宁手下的东厂番子有几分相似!
“看那里!”水虺突然指向祭坛东南角。只见那里堆放着大量木箱,一些工匠正在组装一件巨大的、形状奇特的金属器物,看似某种……庞大的弩炮或祭器?旁边还有几个用黑布覆盖的、如同棺材般的狭长箱子,散发着浓烈的阴寒之气。
“他们在准备仪式所需的法器!”顾言卿低声道,“看那坑洞,恐怕就是所谓的‘归墟之眼’,用以连接幽冥!必须尽快将这里的情况告知戚将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迷局:墨染金陵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迷局:墨染金陵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