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改编古诗为短剧,在市集演出;有人把传统图案用在瓷器新器型上;还有乐师将琵琶与编钟合奏,创作出新的军乐。
争议很快来了。
保守派官员联名上书,说这是“乱改祖制”,尤其反对用新乐器演古乐。激进一方则认为该彻底抛弃旧形式,搞“全盘新造”。
李瑶在文渊阁主持了一场论道。
周明德当众诵读《尚书·尧典》片段,声音苍老却有力。柳清霜展示了一块刚复原的甲骨占辞摹本,笔划清晰,结构完整。康延寿奏了一曲《月照关山》,用的是改良琵琶,音域更广,但旋律仍依古谱。
她听完,只说了一句:“传统不是摆在庙里的死物。它得活下去,就得呼吸,得变化。”
当场决定:所有创新作品需注明源流出处,不得冒称古制;同时建立评审机制,由学者、匠人、官员三方共同认定项目资格。
政策推行两个月后,变化开始显现。
北方一个小镇恢复了中断五十年的“春社祭”,全程按考订后的古礼进行,周边十几个村的人都来看。南方有位年轻绣娘,把敦煌飞天图案绣在轻纱裙上,卖到了西域商队。
最让她意外的是,孩子们也开始传唱新编的童谣。
她路过一所学堂时听见一句:“字有根,歌有魂,大晟儿女不忘本。”
回到政事堂,案头已堆满各地送来的文化遗存清单。她翻开一份来自陇西的报告,上面写着发现一处唐代乐坊遗址,出土残谱两页,疑似为失传已久的《万邦乐》。
她正要细看,门外传来脚步声。
一名文书官进来禀报:“荆南巡按使加急文书,命案有了新线索。死者手中布片上的印纹,与县尉私章比对相符,但材质不同,可能是拓印或仿制。”
李瑶放下陇西报告,接过荆南文书。她盯着其中一行字看了片刻,手指落在“布片纤维”四个字上。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m.2yq.org)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