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至桓阶等人,纵使主公身故,仍冒险索回遗骸。
若无过人之处,岂能得此死士?
后事不得而知,只知二人促膝长谈直至夤夜。
翌日拂晓,孙坚即精神抖擞率军护驾赴襄。
数日后抵襄,孙坚将刘协安顿于刘表府邸,自身则移居外宅。
好的,我明白了。刘协再次被这番举动深深打动。
两日后,一次朝议如期举行。秦鸣并未前往参加,一方面身份不足,另一方面也不愿陪一名十二岁的孩童演忠臣戏码。
就在孙坚上朝之际,秦鸣在蔡瑁引领下抵达鱼梁洲外。一行人沿着沔水徐行,蔡瑁不时回首问道:贤弟,为兄冒昧一问,主公打算如何处置刘表?
此时的蔡瑁已归顺孙坚,暂领荆州别驾之职。蒯氏兄弟虽保留原职,但作为降臣,不得不有所表示。听闻孙坚要安置流民,蔡蒯两家立即献上田产,黄家则送来农具耕牛,并将私藏的流民尽数遣返。
面对根基深厚的孙坚军,这些荆州豪强再不敢如对刘表那般嚣张。
秦鸣淡然一笑:蔡兄放心,刘使君虽有过错,但终究迷途知返,罪不至死。不过因其身份特殊,恐怕要交由天子定夺,料想会从轻发落。
蔡瑁闻言轻叹,他真正忧虑的是自己的二姐。随后又问道:为兄想辞去别驾之职,贤弟以为如何?
他心知自己虽立大功,但毕竟背主求荣,即便有秦鸣斡旋,始终难获孙坚完全信任。
秦鸣颔首道:也好。不如这样,蔡兄可将家族东迁。我即将返回扬州,将来要出海征讨蛮夷。若兄长不惧海上艰苦,不妨自荐随行。
他对蔡瑁的去向早有考量。此人虽品行有亏,却颇有才干,文武兼备,弃之可惜。再加姻亲关系,虽不能委以重任,但用来远征海外倒是合适之选。
蔡瑁表面温文尔雅,实则手段狠辣,正适合担任远征海外的军师,执行那些断国绝嗣的任务。听闻此言,蔡瑁眼中闪过精光——秦鸣显然是在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以秦鸣如今的身份地位,无论去哪里都能主掌一方政务,自然能提携于他。那些艰苦的任务,反倒成了他表忠心的机会。只要立下战功,孙坚必将重新信任他,蔡氏才有翻身之日。
再苦再累我都不怕,蔡瑁郑重点头,既然子若开口,我今日回去就辞去别驾之职,随你同赴扬州!
这番话让诸葛亮和孙策都露出诧异之色。孙策挠头问道:先生真要出海征讨蛮夷?海外能有什么好东西?
无知!秦鸣笑道,世间万物何其多,岂能坐井观天?待我们扬帆出海,你自然就明白了。
孙策连忙拱手:学生受教了。不过先生,我们今日来此所为何事?他竖起耳朵听着不远处传来的读书声,疑惑道:这里似乎是座书院?
蔡瑁转身解释道:少将军有所不知,此地名为鱼梁洲,住着一位隐士庞德公。此人精通黄老之学,平日耕作自给。这些年前来求学的士子渐多,便形成了岘山书院。他顿了顿,书院中人才济济,庞统、徐庶、廖立等皆是当世俊杰。当年刘使君多次相邀,庞公始终不肯出山。
他看向秦鸣:子若此来,想必是为访贤?
秦鸣摇头,我是来请他们搬家的。既然我们要创办书院,岂能让这些英才流落在外?正好返回扬州,就把他们都带上!他早知庞德公崇尚道家无为,此番定要说服这群学子同行。787章
推崇无为虽好,但眼前这些学子注定无法超脱世外。
此行目的明确,只为达成一项任务——网罗荆州英才。
可用之士尽收麾下,难驯之才则需铲除。
朝廷既已迁至此地,岂能容忍潜在威胁存在?
庞德公尚可任其闲居,而像徐庶这般新近南迁的俊杰,必须妥善处置。
190章 庞统与徐庶,庞德公:定天下者,必此人也
诸位从何处来?所求何事?望能告知,容我通禀庞公。
鱼梁洲畔,秦鸣一行人前行片刻,便望见一座朴素村落。
白墙茅舍错落其间,虽屋宇众多,却尽是简朴农居。
琅琅书声随风飘来,田埂上往来着衣着简朴的年轻学子。
见有访客至,一名布衣青年上前施礼相询。
见此情形,秦鸣含笑回应:
我等自襄阳而来,特来拜会庞德公。只需通报秦鸣三字便可。
秦先生?
青年闻言神色微动,恭敬作揖道:
请稍候,容在下去通传。
说罢,他瞥了眼远处江面上密布的护卫船只,转身向田间行去。
青年并未进入屋舍,径直走向田垄间,与一名耕作老农低语数言。
片刻后返回道:
庞公说既是贵客临门,请先至草堂用茶。待他料理完手头农事,便来相见。
此言一出,诸葛亮与孙策皆露诧异。
谁曾想那田间老农竟是名满荆襄的庞德公?
孙策不禁感叹:
庞公身为当世名儒,竟亲事农耕?
青年闻言浅笑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