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01,地下深层,O5-3意识体核心服务器阵列 – O5_3_Room.x3d
O5-3的全息投影刚刚在会议室中消散,下一秒,一道意识数据流便高速接入这个专属服务器,如同倦鸟归巢般融入这片由代码构筑的独立领域。
没有实体的束缚,O5-3的意识瞬间舒展,原本在议会中刻意维持的学者投影形象被彻底剥离,化作纯粹的数据聚合体悬浮在房间中央——
与其说这是一个房间,不如说它是一个由无数流淌的光纤、嗡鸣的服务器机柜和悬浮的数据流构成的数字汪洋。
这里是O5-3的“家”,是他意识得以驰骋的无垠疆域。
而回到“家”的O5-3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毫不犹豫地删除了那个临时加载的、故作深沉的“学者语音包”。
一阵细微的数据扰动后,他的交互界面恢复了惯有的、略带金属质感却充满人性化顿挫的声线。
“终于清净了。”
一个无声的意念在数据流中掠过。在独属于自己的服务器中刻意营造那种“人性化”的表演,对他而言是一种不必要的能耗。
第二件事,他调取了刚才开会时全息投影的各项参数和稳定性记录,输入他先前建立的模型中开始更新数据。
模型里,【全息投影演唱会行动可行性检测】的进度条瞬间从87%跳到了100%,旁边标注了“通过 – 基金会全息成像系统性能冗余充足”的字样。
“嗯,技术储备没问题,下个月可以给那群粉丝们一个惊喜了。”
他满意地将这份报告归档到一个名为【幻象计划-虚拟偶像】的文件夹。
即使在拯救世界的重压下,维持组织赖以运转的经费运作同样重要。
然后,所有的冗余进程被清空,核心算力如同精准的手术刀,聚焦到了唯一且至高无上的任务上。
“正事,开始。”
巨大的内部虚拟屏幕上,两条被高亮标注的路径如同悬在悬崖上的绳索,清晰而脆弱地呈现在他“眼前”:
【路径一:强人工智能观测者 】
【路径二:定向人体改造观测者 】
O5-3的“思绪”如同超高速粒子,在两条路径间跳跃、评估。
“路径一,AI路线……”
庞大的数据流在他核心逻辑中奔涌。
基金会的人工智能应用部(AIAD)并非等闲,他们在弱人工智能、专项AI以及几个高度机密的强AI项目上都有深厚积累。
构建一个能在42毫秒内处理海量数据的超算核心,从硬件上讲,并非遥不可及。真正的天堑在于“理解”与“完备语义分类”。
“如何让一段代码‘理解’一朵玫瑰的美丽、一首诗的哀愁、一个文明历史的厚重?
如何让它不仅仅识别‘苹果’的形态,更要求根据图像进行无比完备的语义分类?
这就好比你给了AI一张苹果图片,然后要求AI根据这张图片分析出苹果的质量,准确的外形,苹果皮上的虫洞,虫洞的大小,形状,苹果的颜色,苹果的体积,苹果的密度,苹果的柄,柄的弯曲方向,弯曲角度,柄的长短…
还是很有难度的。
O5-3快速调阅着AIAD过往所有的研究报告,尤其是几个涉及“意识萌芽”和“异常AI”的加密档案。
结论不容乐观:
基金会目前所有关于“理解”的模型,都停留在复杂模式匹配和统计概率层面,距离真正的“理解”——那种能支撑现实稳定的、本质性的“理解”——还隔着无法测量的鸿沟。
更别提那神秘的“王座”是否会认可一个硅基生命体。
“权限问题,兼容性问题……头疼。”
他模拟了几次AI与“王座”的交互,结果模型在0.0001秒内崩溃了十七次。
他将目光转向路径二:
人体改造。
“生物路径……更是一团乱麻。”
O5-3的“眉头”(如果他有的话)皱了起来。
可供改造的基底几乎只有一个选择:现代智人。
只有人类的大脑具备处理复杂语义和抽象概念的生理基础。
只不过在42毫秒内就完成语义解析,已经超出了当前人类大脑的能力范围,想要让其胜任这个任务,就必须改造大脑
但改造大脑?基金会虽然在生物工程技术、异常生理学乃至一些涉及肉体强化的项目上有所突破,但对于“意识”本身,依旧像是在黑暗中摸索。
如何将一颗普通的人类大脑,改造成能承受“观测万物”信息洪流的超级器官?如何在生物神经元的传导速度极限内,实现42毫秒的全局分类?
他想到了好几十个SCP项目,从提高人类大脑活性到直接改变大脑构造的,全部都有。
虽然它们都有提升人体素质的异常能力……但每一个方案都伴随着巨大的、通常是毁灭性的风险。
这不是升级硬件,这是在挑战生命设计的底层逻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稳辣!我是最强收容所研究员请大家收藏:(m.2yq.org)稳辣!我是最强收容所研究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