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市局地下档案室,厚重的防爆铁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纸张、油墨和灰尘混合的独特气味,冰冷而凝重。老钟头站在一排标着“S”字母的深灰色档案柜前,手中紧紧攥着那枚黄铜钥匙,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钥匙柄部的圆形凸起,此刻正散发着一种微弱却持续不断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温热感,仿佛在与某种无形的力量共振。
“SCH86…”老钟头低声念着编号,锐利的目光扫过柜门上的封条——鲜红的“绝密”印章下,落款日期是1986年11月7日。这个日期像一根冰冷的针,刺入他的记忆深处。86年深秋…那正是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阴云尚未完全散去、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的时期!
他深吸一口气,掏出特批的调阅令和专用的机械密码钥匙。档案柜的锁孔设计异常复杂,并非普通的弹子锁,而是带有精密齿轮结构的双重加密锁。第一道锁在密码钥匙的转动下顺利开启,但第二道锁孔的形状…老钟头瞳孔猛地一缩!
那锁孔的形状,竟与陈默父亲留下的黄铜钥匙齿部…完美契合!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小心翼翼地将黄铜钥匙插入锁孔,严丝合缝!轻轻转动——“咔哒!”一声清脆而沉闷的机括咬合声响起,厚重的档案柜门应声弹开一条缝隙!
一股更加浓重的、混合着铁锈和某种特殊防潮剂的气味扑面而来。柜内没有成堆的文件,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包裹着深蓝色防水布的金属档案盒。档案盒正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把小巧的、同样需要钥匙开启的密码挂锁。
老钟头将金属盒取出,放在旁边覆着绿呢绒的阅览台上,分量沉甸甸的。他再次拿起那枚黄铜钥匙——钥匙柄部的圆形凸起,正好能嵌入密码挂锁侧面一个不起眼的凹槽!轻轻按下——
“嗡…”
一声极其轻微的电机启动声,挂锁的密码盘自动旋转起来,几秒后,“嗒”的一声轻响,挂锁弹开!
老钟头的手心已经沁出冷汗。这层层嵌套的物理加密,远超普通保密档案的规格!他定了定神,缓缓掀开档案盒的盖子。
盒内物品不多,却件件触目惊心:
一份泛黄的工程蓝图复印件:标题赫然是《“深蓝”小型化核动力实验堆C区结构总图(草案)》,设计单位:龙城核工业设计院(代号704所),日期:1985年。图纸核心区域被用醒目的红笔圈出,标注着:“能量核心——需特殊‘谐振闸门’稳定”!
几张黑白照片:照片有些模糊,但能辨认出是704所厂区的照片,其中一张拍摄于深夜,一个穿着工装的身影(背影与陈默父亲陈卫东极其相似!)正鬼鬼祟祟地靠近一处标着“C区禁入”的铁门。另一张照片则拍摄于档案室内,一个打开的保险柜前散落着图纸,旁边地上有一个打开的、空着的…黄铜钥匙造型的盒子!与陈卫东留下的钥匙一模一样!
一份手写的绝密调查报告(节选):字迹刚劲有力,带着时代的烙印。
“代号:深潜者”事件初步报告
时间:1986年11月3日-11月6日
地点:704所(龙城核工业设计院)
事件:绝密级项目‘深蓝计划’核心图纸(C区结构图及‘谐振闸门’设计图)失窃。经查,嫌疑人锁定为704所八级钳工陈卫东(男,37岁)。陈卫东于11月5日当班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保险柜钥匙(仿制?),盗取图纸后失踪。
疑点:
图纸去向不明:目标图纸涉及小型化核反应堆核心稳定技术,战略价值极高。陈卫东社会关系简单,无海外背景,动机成谜。
‘谐振闸门’实物未失窃:与图纸一同设计的特殊稳定装置(代号‘闸门’,实物为黄铜结构)并未存放在该保险柜,下落不明。
陈卫东失踪:全国通缉未果,如同人间蒸发。其妻赵秀兰(纺织厂女工)及幼子陈默(时年3岁)接受调查,一无所知。
结论(暂定):陈卫东疑似被境外敌对势力策反,盗取机密后潜逃。‘深蓝计划’C区因关键图纸缺失及‘闸门’技术瓶颈,无限期搁置。此案列为绝密,永久封存。
最后,是一张折叠起来的、边缘已经磨损的薄纸:打开后,上面是用铅笔绘制的、极其复杂的几何结构图,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参数。标题是:《“闸门”谐振频率调谐猜想(未经验证)——陈卫东 1985.8》。字迹工整,透着一股专注和…狂热?
老钟头如遭雷击,僵立在冰冷的档案室里!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轰然串联!陈默的父亲陈卫东,根本不是什么普通工人!他是参与过国家绝密“深蓝计划”的核心技工!他盗取了涉及小型化核反应堆稳定的核心图纸,却留下了真正的“闸门”——那枚黄铜钥匙!他失踪了,留下孤儿寡母和一个被尘封了十几年的惊天秘密!而那枚钥匙,那能引起“棱镜”科技共鸣的“闸门”,最终传到了陈默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1990:资本暗涌时请大家收藏:(m.2yq.org)逆流1990:资本暗涌时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