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掷地有声,说得众人心服口服。大牛主动将刚才自己先拿到的一盒罐头放回了公共物资里。铁柱也狠狠瞪了身边同伴一眼,示意他们别动小心思。公平,是维系这支杂牌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粘合剂。
“第三条规矩,也是最要紧的一条!”林烽的语气格外凝重,他指向山外村庄的方向,“对待百姓要和气!咱们是兵,但不是欺压百姓的兵! 不准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不准调戏妇女!遇到老乡有困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挑水、修房、治病,都是积德的事!”
他顿了顿,让每个人消化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你们想想,没有王老汉他们偷偷送粮,咱们早就饿死在山沟里了!没有乡亲们给咱们通风报信,咱们就是瞎子、聋子!老百姓是水,咱们是鱼!水干了,鱼就得死!谁要是坏了这条规矩,败坏了咱们‘山虎小队’的名声,就是自断生路!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正说着,洼地边缘传来轻微的响动。黑风立刻警觉地抬起头,但没有吠叫。只见王老汉的孙子,一个半大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提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十几个还带着泥土的红薯。
“林…林队长,俺爷让送来的…说你们刚打完仗,垫垫肚子…”孩子怯生生地把袋子递过来。
林烽接过袋子,心里一暖。他摸了摸孩子的头,拿出一块干粮塞给他:“回去告诉你爷,谢谢乡亲们!我们山虎小队,一定保护好大家!”
孩子拿着干粮,欢天喜地地跑了。
这一幕,无声地印证了林烽的话。队员们看着那袋红薯,再看看林烽坚定的眼神,心中对“善待百姓”这条规矩,有了最直观、最深刻的理解。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存亡。
规矩立下了,内部的磨合却在细微处持续进行。
动员兵一号永远是沉默的标杆,精准执行命令,但对周围的人际互动毫无反应,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警示——绝对的工具性。
老赵则像一块磨刀石,严谨甚至有些刻板。他会纠正铁柱们蹩脚的持枪姿势,会批评大牛布置警戒哨的疏漏,他的经验是队伍宝贵的财富,但也让新兵们感到压力。
铁柱等本地青年,血性足,肯吃苦,但毛躁、纪律性差,需要反复敲打。陈先生则带着知识分子的忧虑和洁癖,努力适应着艰苦和血腥的环境,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
林烽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编组:老赵带一名动员兵和枪法稍好的队员组成精准火力组;铁柱和大牛分别带领几名新兵,作为突击和掩护组;陈先生和身体较弱的队员负责后勤、救护和宣传。黑风则是全队的流动哨兵。
无形的规则,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开始渗透进这支小小队伍的骨髓里。它约束着行为,凝聚着人心,明确着目标。山虎小队,这个刚刚有了名字的集体,正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一步步褪去稚嫩和散漫,向着真正的战斗集体蜕变。前方的路依然凶险,但有了规矩的骨架,这支队伍才算真正站了起来。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