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如同轻纱,笼罩着鬼湾村周围寂静的山林。枯黄的草叶上挂满了冰冷的露珠,踩上去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一支小小的队伍正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密林之中,正是林烽带领的“山虎小队”,执行例行的外围警戒与侦察任务。与以往不同的是,队伍的最前方,多了一道矫健而警惕的灰色身影——军犬“闪电”。
“闪电”的步伐轻捷而富有弹性,它不像普通犬只那样东闻西嗅,而是以一种高效而专注的姿态前进。它的头颅微微昂起,湿润的鼻翼以极高的频率翕动着,捕捉着空气中最细微的气味分子;那双琥珀色的耳朵如同最灵敏的雷达天线,不时微微转动,过滤着风带来的每一点声响。它始终保持在林烽侧前方三五米的位置,既能有效侦察,又能随时回护。
老赵跟在林烽身后,看着“闪电”的背影,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惊叹。他低声对林烽说:“林小子,这狗…真不是凡品。你看它那架势,比老子当年在队伍里见过最好的军犬还要强出一大截!这警觉性,这纪律性…邪门!”
林烽心中暗自得意,但表面只是淡淡一笑:“赵叔,所以咱们那‘代价’花得值啊。”
正说着,前方原本平稳小跑的“闪电”突然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它整个身体瞬间绷紧,如同拉满的弓弦,头颅猛地转向左前方一片茂密的灌木丛,耳朵笔直竖起,喉咙里发出一种极其低沉、几乎难以察觉的、充满警告意味的“呜呜”声。
“有情况!”林烽立刻举起右拳,打出全军停止、隐蔽的手势。
队伍瞬间凝固,所有人迅速蹲下,借助树木和岩石隐藏身形,枪口警惕地指向“闪电”警示的方向。连呼吸都刻意压低了。
林烽屏息凝神,顺着“闪电”的目光望去。那片灌木丛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看似一切正常。他努力看了半晌,也没发现任何异常。若是往常,他可能会认为是风吹草动,或者小动物经过。
但“闪电”的警戒姿态没有丝毫放松,反而更加凝重,甚至微微呲出了雪白的犬齿。
林烽选择完全信任它。他示意老赵用望远镜仔细观察。
老赵小心翼翼地调整焦距,透过枝叶的缝隙,仔细扫描那片区域。几秒钟后,他脸色微变,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后怕:“他娘的!真有人!两个鬼子尖兵!穿着伪装,躲在灌木后面,正朝咱们这边张望!距离…起码一百米开外!要不是‘闪电’,咱们再往前走几十米,肯定被发现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身冷汗。一百米的距离,在复杂林地中,几乎是无法凭肉眼提前发现潜伏敌人的距离。若不是“闪电”这超乎常理的预警,他们很可能就一头撞进了敌人的侦察网里。
林烽果断下令,队伍悄无声息地向后撤退,绕了一个大圈子,彻底避开了那片区域。一场潜在的遭遇战,消弭于无形。
“神了!真是神了!”铁柱抹了把额头的冷汗,看着安静返回林烽脚边的“闪电”,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这次经历,让所有人对“闪电”的价值有了最直观、最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条狗,更是队伍一双超越人类感官极限的“眼睛”和“耳朵”。
几天后,王家庄的王老汉急匆匆地跑来求助,哭诉一伙大约四五人的溃兵抢走了村里仅存的几袋过冬的粮食,还打伤了一个村民。村民们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进了深山。
“林队长,那可是咱全村人的命根子啊!求求您,想想办法吧!”王老汉老泪纵横。
林烽眉头紧锁。在茫茫大山里追踪几个刻意隐藏行踪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对方有枪,穷凶极恶。
就在这时,“闪电”似乎感应到了林烽的焦虑,用头蹭了蹭他的腿,发出轻轻的呜声。
林烽心中一动。他让王老汉拿来一件被抢粮的溃兵接触过的、残留气味最浓的物品——一件被扯破的旧棉袄。
“闪电,闻!”林烽将棉袄凑到“闪电”鼻前。
“闪电”仔细地嗅了嗅,立刻抬起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显得异常兴奋。它低吠一声,用爪子刨着地面,示意追踪方向。
“追!”林烽不再犹豫,带上老赵、铁柱等五六名队员,由“闪电”领头,立刻出发。
“闪电”的表现再次令人震惊。它沿着溃兵留下的微弱气味踪迹,毫不犹豫地钻进密林、跨过溪流、翻越山脊。它的速度很快,但每当林烽等人快要跟不上时,它会停下来等待,并不断回头确认方向。它甚至能分辨出溃兵故意布下的迷惑性足迹,毫不犹豫地选择正确的路径。
追踪了约莫一个多小时,翻过一道山梁,“闪电”突然再次停下,伏低身体,发出低沉的警告声,目光死死盯住山谷下方一个冒着细微炊烟的隐蔽山洞。
“找到了!”老赵通过望远镜确认,山洞外有两个放哨的溃兵,正懒散地蹲着抽烟,洞里隐约有人影晃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