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虎小队”拖着疲惫不堪却兴奋异常的身躯,携带着沉甸甸的战利品,安全返回深山中的隐蔽岩洞时,天色已经大亮。阳光透过洞口藤蔓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照亮了洞内一片狼藉却充满生机的景象。与出发前的死气沉沉相比,此刻的岩洞仿佛被注入了滚烫的血液,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狂喜和前所未有的希望。
胜利的喜悦与丰硕收获
“快!把东西都放下!轻点!别把药弄坏了!”林烽的声音虽然嘶哑,却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肩扛手提的物资堆放在洞内干燥的空地上,如同摆放稀世珍宝。
物资清点开始了,每一项都引发一阵低低的欢呼:
* 鼓鼓囊囊的麻袋被打开,里面是黄澄澄的小米、粗糙但管饱的高粱面,甚至还有几袋珍贵的白面和一小袋咸盐。粗略估算,足够整个小队吃上将近一个月! 持续数周的饥饿阴影,瞬间被驱散了大半。
* 那个从伪军军官房间里搜刮来的小木药箱被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除了常见的纱布、碘酒、棉花外,赫然出现了几片用油纸精心包裹的磺胺药片!这对于控制大牛伤口感染和应对狗蛋的高烧,无疑是救命的良药!老赵拿起药片的手都有些颤抖。
* 几十套半新的伪军棉军装、棉帽和胶鞋,虽然看着碍眼,但在这深秋初冬的山区,是抵御严寒的宝贵物资。队员们身上单薄破烂的衣衫终于可以换下来了。
* 缴获的武器本身暂时用处不大,但配套的弹药却是无价之宝。尤其是几千发步枪子弹和几十颗日式手榴弹,极大地补充了小队的弹药储备,缓解了之前打一发少一发的窘迫。波波沙的子弹也找到了几箱,虽然不多,但足以支撑几次类似的战斗。
看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每一个队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那块名为“生存”的巨石,终于被撬开了一道缝隙。生存危机,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
士气高涨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队员们围着物资,兴奋地议论着,拍打着彼此的肩膀,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他们看向林烽的目光,充满了近乎崇拜的信任。而看向沉默矗立在洞口的“动员兵二号”和安静趴伏在林烽脚边的“闪电”时,眼神中也再无恐惧,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依赖和自豪。正是这两个“非人”的战友,带来了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队伍的凝聚力,在这一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夜深人静,当队员们带着饱餐后的满足和疲惫沉沉睡去后,林烽再次开始了他的“献祭”。他将缴获的损坏的轻机枪主要金属部件、一把精致的尉官指挥刀、一部野战电话机以及其他零散的金属物品集中起来。
随着一件件物品在手中化为虚无,系统界面上的资源数字开始了一次激动人心的大幅增长:
* 机枪零件(复杂金属结构):+3.5
* 尉官指挥刀(精钢+装饰):+2.5
* 野战电话机(铜线、磁石):+2.0
* 其他零星金属:+1.0
* 总计增长:+9.0
【标准资源】:7.7 -> 16.7 / 1000】
资源总量一举突破了16点大关! 这意味着,他不仅可以再生产一名动员兵,甚至可以考虑生产其他更高级的单位,或者为未来的建筑解锁积蓄力量。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暴露的问题与内部反思
喜悦之余,冷静的复盘也随之而来。第二天,林烽召集老赵和铁柱等骨干,在洞外僻静处开会。
老赵吧嗒着旱烟,首先开口:“这一仗打得漂亮,没得说。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他看向林烽,眼神严肃,“首要就是‘二号’。”他用了林烽对外宣称的代号,“这家伙打仗是真猛,一杆枪压得一个排抬不起头。可死板也是真死板!要不是你及时下令,他根本不会去管旁边小屋里的敌人,铁柱他们可能就吃亏了。”
林烽沉重地点点头:“是啊,赵叔。他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刀,但刀自己不会动,全靠握刀人的手腕。以后指挥他,得更精细,得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想到,指令必须非常具体。” “微操”的重要性,在这次战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铁柱也挠了挠头:“还有几个新来的小子,冲进去看到那么多好东西,有点晕头转向,差点忘了警戒,光顾着搬东西了。得练!往死里练!”
“弹药消耗也是个问题。”老赵补充道,“‘二号’那家伙,一梭子出去就是几十发子弹,泼水一样。咱们这次缴获的子弹,够他打几次这样的仗?以后得省着点用,不能太依赖自动火力。”
这些问题,都指向了队伍在指挥协同、人员训练和后勤补给上的短板。胜利掩盖不了内在的虚弱,他们依然是一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弱小力量。
真正的阴影,来自外部。几天后,王老汉再次冒险上山,带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