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些摩擦的阴影中,最危险的莫过于原溃兵中的一个兵痞——刘老歪。此人三十多岁,一脸油滑,当过几年兵,本事不大,坏毛病不少。严格的纪律、艰苦的训练、相对公平但清苦的生活,都让他极度不适应。他常常在训练间隙或夜深人静时,拉着几个原溃兵中的意志薄弱者,躲在角落抱怨:“妈的,这什么鬼日子?比在那边还累!规矩多得要死,抽根烟都像做贼!早知道这么不自在,还不如当初……” 他煽动性的低语,像毒菌一样,在部分人心中悄悄滋生着消极和不满的情绪。
林烽的察觉与忧虑
林烽并非高高在上,他对这些潜藏的暗流洞若观火。训练场上的口角、分配物资时的嘀咕、李文建议后部分人的表情、甚至刘老歪那闪烁不定的眼神,都没能逃过他的观察。他深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仅在于武器和人数,更在于思想和意志的统一。光有“山鹰支队”的番号和写在板上的三大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每一个队员的灵魂深处打下共同的烙印,让大家从心底认同这支队伍的理念,建立起超越出身背景的战友情谊。
他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机会,找不同背景的队员谈心。晚饭后,他会坐到农民出身的的新兵中间,听他们讲家里的田地、讲受过的压迫;训练间隙,他会找赵铁锤带来的老兵聊聊他们经历过的战斗,肯定他们的经验;他甚至会专门找时间与李文交谈,鼓励他将知识用于实践,并耐心向他解释队伍面临的现实困难。这些看似随意的交谈,让他更清晰地把握了队伍的思想脉搏,也拉近了他与队员们的距离。
夜幕降临,鹰嘴崖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溪流声和哨兵规律的脚步声。支队部的岩洞里,油灯摇曳。林烽、老赵、赵铁锤三人围坐,气氛凝重。
“两位,”林烽开门见山,声音低沉,“咱们的队伍,名号是立起来了,规矩也定了。可我这心里,越来越不踏实。”他列举了白天观察到的种种现象——训练场的摩擦、物资分配的怨气、对李文建议的抵触,特别是点出了刘老歪这个危险因素。
“这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老赵磕了磕烟袋,眉头紧锁,“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管教,迟早要出大乱子。”
赵铁锤脸色有些难看,尤其是听到刘老歪的名字,他猛地站起来:“支队长,参谋长,是我管教不严!我这就去狠狠收拾那小子!”
林烽摆摆手,让他坐下:“铁锤,不全是你的责任。队伍成分复杂,磨合期出问题在所难免。但我们必须防微杜渐。纪律不是挂在墙上的,是要用在实处的。接下来,对新兵的训练要更严格,但对老队员的要求也要一视同仁,绝不能搞特殊化。尤其是像刘老歪这样的害群之马,要重点盯防。”
赵铁锤重重点头:“我明白!明天我就整顿纪律,绝不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就在这时,岩洞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负责今晚岗哨的班长掀帘而入,压低声音报告:“支队长,参谋长!谷外东南方向的山梁上,发现不明火光,闪了三下就灭了,像是信号!”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一凛。
内部隐患尚未消除,外部的威胁,已经悄然而至。鹰嘴崖宁静的夜晚,似乎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