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梯队的压力
老赵率领的第二梯队,压力更大。这支队伍速度最慢,负担最重。几匹驮着最重粮食袋和工具箱的骡马,成了最大的麻烦。在先遣队开辟的、对于人类都嫌狭窄的路上,这些牲口更是举步维艰。遇到陡坡或乱石滩,骡马屡屡受困,嘶鸣着不肯前进。这时,就需要队员们上前,连推带拉,甚至需要十几个人一起用力,将沉重的驮鞍连同物资一起抬过去。妇女队员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坚韧。她们不仅背负着自己的行李,还要在休息时帮忙照顾伤员,烧热水,分发食物,在骡马受困时,也一样上前帮忙搬运,毫不逊色于男队员。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在通过一处先遣队标记为“需极度小心”的、一侧是深谷的狭窄山脊时,一匹负载过重的骡子,在湿滑的石头上失足踏空,发出一声凄厉的悲鸣,连同背上驮着的、近两百斤的粮食袋,一起坠入了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山谷!
刹那间,所有人都惊呆了。只听到石块滚落的声音由近及远,最终消失在深渊的寂静中。损失的不只是珍贵的粮食,更是一份沉重的心理打击。一种无声的悲痛和沮丧在队伍中蔓延。老赵铁青着脸,看着那空荡荡的悬崖边,拳头攥得发白。但他很快压抑住情绪,沙哑着嗓子低吼:“看什么看!继续走!注意脚下!不想掉下去就给我打起精神!” 损失无法挽回,但队伍必须前进。这个惨痛的教训,让每个人都更加警惕,也更深切地体会到此次迁徙的残酷与风险。
断后小组的使命
在主力队伍最后,铁柱带领的断后小组,如同最忠诚的清道夫,默默地工作着。他们仔细地用树枝扫去队伍留下的脚印,将踩倒的草尽量扶起,抹去一切人类经过的痕迹。在关键的岔路口,他们会布下极其隐蔽的绊索,连接着挂在树上的空罐头盒,或者设置一颗拔掉保险销、用细线固定的手榴弹,任何追踪者触碰到,都会暴露行踪或遭受损失。他们像影子一样跟着大部队,确保身后干干净净,不留任何尾巴。他们的存在,是队伍安全最后的保障。
正是在这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人性最温暖的光辉愈发闪耀。行军途中,体力稍好的队员会默默地接过体力不支队友肩上的部分负重;有人发现了一小片野果丛,自己舍不得吃,小心地摘下来,塞到担架上伤员的手里;在雨中冻得瑟瑟发抖时,会有人靠过来,用身体相互取暖;在累得几乎要瘫倒时,耳边会响起战友低沉而坚定的鼓励:“坚持住,就快到了!”“兄弟,挺住!”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朴实的行动和最真诚的关怀。战友情谊,在这血与汗、泥与水的洗礼中,淬炼得比钢铁还要坚韧。
经过连续四天三夜几乎不眠不休的艰难跋涉,所有人的体力都透支到了极限。队伍终于抵达了先遣队预设的、位于一个巨大岩壁下的隐蔽山洞。这个山洞入口狭窄,内部却颇为宽敞,是先遣队精心挑选的中途休整点。
当林烽下令队伍进入山洞休整时,队员们几乎是用最后一点力气瘫倒在地。洞内瞬间被浓重的汗味、血污味和湿气充满。许多人连卸下背上重负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靠着岩壁滑坐下去,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火光下,一张张脸孔憔悴不堪,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几乎每个人的脚上都布满了新旧交替的血泡,有些已经溃烂化脓。伤员的情况更加令人担忧,发烧和疼痛折磨着他们。
洞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洞内,只有疲惫到极致的喘息声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林烽靠坐在洞口,望着外面漆黑的群山轮廓。根据赵铁锤最后留下的标记和距离估算,他知道,此地距离“磐石谷”的入口,已经不远了。最艰难的路程,或许已经过去。
他回头看了看洞内东倒西歪、如同经历了一场恶战的队员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心疼,有骄傲,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希望,就像每个人胸腔中那团仍在顽强跳动的心脏,虽然疲惫,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支撑着这支用血肉筑成的长城,向着最终的目标,一步步艰难而坚定地迈进。黎明,似乎不再遥远。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