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充满了摸索和不确定性。焦炭的烧制火候难以掌握,时而过火变成灰烬,时而烧不透;矿石破碎全靠石碾和人力,效率极低。但大家没有气馁,一点一点地积累着经验。
经过近半个月的紧张准备,第一座土高炉终于矗立起来,旁边堆起了小山似的焦炭、铁矿石和石灰石。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即将到来,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不少结束劳作的队员前来围观。气氛紧张而充满期待。
李文深吸一口气,作为总指挥,下达了点火命令。几名精选出来的壮汉,赤着上身,肌肉虬结,开始奋力拉动那个用整张牛皮制成的巨大风箱。 “呼哧!呼哧!” 风箱发出沉重的喘息声,将空气源源不断鼓入炉膛。
焦炭被点燃,火焰从炉口喷涌而出,由暗红逐渐变为橙黄,浓密的黑烟直冲云霄,映照着围观队员们一张张充满希冀的脸庞。按照预设的比例,李文亲自指挥,将铁矿石和石灰石通过加料口投入熊熊烈火之中。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缓慢流逝。炉火持续燃烧,拉风箱的队员换了好几拨,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脊背上流淌。所有人都紧盯着那小小的出铁口,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几个时辰后,根据估算,到了该出铁的时间。李文示意停止鼓风。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名队员用长长的钢钎,小心翼翼地捅开出铁口被泥浆封堵的缺口。
没有预想中炽热奔涌的铁流。只有一股粘稠、暗红、夹杂着大量未熔化的矿石颗粒和焦炭残渣的糊状物,缓慢地、断断续续地流淌出来,在预设的沙槽中凝结成一滩丑陋的、毫无用处的废渣。
成功了?不,是彻底的失败。
刹那间,现场一片死寂。只有炉体冷却时发出的“噼啪”声和山风吹过烟囱的呜咽声。期待中的狂喜变成了巨大的失落,写在每一张被烟火熏黑的脸上。几个拉风箱的壮汉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眼神中充满了茫然和挫败。
李文蹲下身,用木棍拨弄着那堆尚且温热的废渣,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攻关小组的成员们围拢过来,沉默地看着这一切。首次尝试的失败,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最初的热情,也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技术难关的厚重。
夜色降临,工业区的篝火点燃,映照着那座沉默而失败的土高炉,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围观的人群早已散去,只剩下李文和他的攻关小组,依旧围坐在那堆废渣旁。
没有人说话,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溪流的潺潺声。失败的阴影笼罩着每个人,但当你仔细看去,会发现那一双双疲惫的眼睛里,除了失望,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和执拗。
李文用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温度不够……配比可能也不对……鼓风也许还得加强……”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同伴们分析。
“李干事,咱们明天再试!”一个年轻组员握紧了拳头,声音虽然疲惫,却带着不服输的劲头。
“对!一次不行就十次!总能摸到门道!”另一个老铁匠出身的队员磕了磕烟袋锅,语气坚定。
李文抬起头,看着同伴们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重重地点了点头。夜色中,这群衣衫褴褛的“工程师”们,身影在火光下拉得很长。他们面前是失败的废墟,但他们的心,却已经投向了下一次的挑战。这汗水浇灌的基石,虽然第一次未能托起成功的殿堂,却为下一次的冲击,积累了最宝贵的经验。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