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谷深处,一个平日人迹罕至的荒僻山坳,此刻却成了整个“山鹰支队”目光汇聚的焦点。这里三面环山,背风向阳,谷底平坦,被选为弹药复装项目的试射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感,远比山谷中深秋的寒意更刺骨。今天,将决定数月来所有艰辛、危险和期盼的最终价值。
清晨,天光未亮,一支精干的小队便悄然抵达,开始布置场地。没有旗帜,没有标语,只有一种肃穆的氛围。林烽、老赵、赵铁锤等支队骨干悉数到场,他们站在远离预设射击位置的一块巨大岩石后面,面色凝重,一言不发。李文双手紧紧捧着一个木托盘,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五十发复装子弹。这些子弹外观粗糙,弹壳上布满手工整形的痕迹,弹头形状也并非完美一致,在熹微的晨光下,泛着一种暗哑的、混杂着铅灰和铜锈的光泽。李文的手指因用力而关节发白,微微颤抖着,这托盘里装的,不仅是火药和金属,更是无数个日夜的提心吊胆和生死一线的冒险。
试射员是支队里公认的枪王——老兵王神枪。他年近四十,沉默寡言,脸上刻满了风霜,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沉稳。此刻,他正仔细检查着那支用来测试的、经过修械所精心保养的“中正式”步枪。为确保绝对安全,预防最坏情况发生,步枪被用坚韧的麻绳牢牢固定在二十米外的一棵粗壮的老松树树干上,枪口对准百米开外竖起的木质靶标。一根长长的、浸过油的结实麻绳,系在扳机上,另一端延伸至岩石掩体后。
“开始吧。”林烽的声音低沉,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李文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全身力气,才拿起第一发复装子弹,郑重地递给王神枪。王神枪接过子弹,指尖感受着那粗糙的触感,眼神锐利地检查了一下弹头和底火部位,然后猫着腰,敏捷地冲到固定好的步枪旁,熟练地将子弹压入弹仓,推弹上膛,再迅速跑回掩体后。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那支孤零零的步枪。王神枪蹲下身,握住了麻绳的末端。
“预备——”老赵低声喝道。
王神枪手臂肌肉绷紧,缓缓发力。
“拉!”
麻绳瞬间绷直!只听“咔哒”一声轻微的击针撞击声从远处传来,紧接着——
“砰!!”
一声略显沉闷、拖沓的枪响,在山谷中回荡开来,不如制式子弹击发时那般清脆利落。枪口处喷出的不是淡淡的青烟,而是一大股浓黑呛人的烟雾,久久不散。透过望远镜,可以看见固定步枪的树干微微震颤,枪机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缓慢归位,动作明显滞涩。
“击发了!打响了!” 人群中有人压抑着激动低呼。
但李文、林烽等人的心却悬得更高。这声枪响和烟雾状况,显然不正常。王神枪在示意安全后,再次上前检查枪械。他退掉弹壳,仔细察看枪膛,眉头微皱:“膛内有较多黑色残渣,需要清理。”
首发射击,成功击发,但性能堪忧。
短暂的兴奋过后,是更为严谨和令人揪心的连续测试。王神枪按照指令,一发接一发地进行试射。
接下来的结果,可谓喜忧参半,真实地反映了这批复装子弹的原始状态:
* 成功率: 连续射击十发,有七发成功击发,另外三发出现了问题:两发是哑火,一发是弱火。成功率约七成。这个结果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一下。
* 精度测试: 对百米外的木质人形靶进行射击。结果令人沮丧:弹着点散布极大,几乎毫无规律可言,最近和最近的弹孔相差足有四五米,精度极差。这说明弹头的重量、形状不一致,或者发射药燃烧不稳定,导致初速和弹道千差万别。
* 威力与安全隐患: 这部分的测试结果最让人心惊肉跳。
* 在试射第八发子弹时,出现了极其惊险的一幕:撞针撞击后,并没有立即击发,而是延迟了大约一秒钟,才突然“砰”地一声巨响发射出去!“迟发火”! 这是极其危险的现象,若发生在实战中射手据枪瞄准时,后果不堪设想!现场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
* 在检查一枚射击后的弹壳时,发现弹壳中部靠近底缘处,出现了一道细微的纵向裂纹,疑似“炸壳”的前兆!万幸这次没有完全破裂,否则高温高压的火药燃气泄漏,极易烧伤射手甚至导致炸膛!
现场的气氛降到了冰点。成功击发的喜悦被严峻的现实问题冲淡。李文和攻关小组的成员们脸色苍白,围在一起,立即对出现问题的弹壳和未击发的子弹进行“解剖”分析。
“底火问题!”李文肯定地说,“哑火和弱火,肯定是底火敏感度不够或者装药不均匀!迟发火也是底火燃烧不稳定的表现!”
“烟雾大、残渣多,是发射药燃烧不完全,可能是咱们拆缴的火药受潮或者成分有问题,也可能是装药量没掌握好。” 一位组员补充。
“精度差,肯定是弹头重量误差太大,形状也不标准,飞行起来就飘了。” 王神枪凭经验判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