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学生兵王小川: 这个投笔从戎的青年,第一次经历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起初的新鲜感很快被极度的疲劳取代。他的手掌娇嫩,没干多久就磨出了好几个大水泡,每挥动一下锄头都钻心地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班长看见,让他休息,他倔强地摇头。旁边一位沉默的老兵过来,用烧红的针小心地替他挑破水泡,挤出脓水,然后用干净的布条仔细包扎好,拍拍他的肩膀:“小子,慢慢来,都是这么过来的。” 王小川咬着牙,再次拿起了工具。
* 女队员后勤支援队: 以王婶为首的妇女和身体稍弱的队员,组成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她们抬着盛满开水的大木桶,提着装满杂粮窝头的篮子,穿梭在各个劳动区域。送水送饭,帮队员们包扎手上的伤口,休息时还主动清理砍下的杂草,堆放在一起沤肥。她们的存在,给艰苦的劳动带来了温暖和慰藉。
整个垦荒区,号子声、锄地声、石块碰撞声、互相鼓励的呐喊声、偶尔响起的劳动号子,交织成一曲雄浑磅礴的创业交响乐。虽然艰苦,但一种人定胜天的豪情和集体奋斗的热浪,驱散了深秋的寒意。傍晚收工时,队员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返回营地,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劳动后的充实和满足。夜晚,营地弥漫着膏药和艾草熏蒸的特殊气味,那是治疗肌肉酸痛和防止伤口感染的特有方式。
经过连续数日披星戴月的奋战,溪流两岸的荒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片齐腰深的杂草和荆棘丛消失了,狰狞的乱石被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垄垄初步平整、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的田埂。虽然这些土地还显得粗糙,远未达到精耕细作的程度,但已经具备了播种的基础。
队员们站在地头,望着自己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期待。粗糙的手掌上,新旧水泡叠着老茧,记录着这几日的艰辛。然而,每个人都清楚,这垦出的土地,仅仅是希望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播种、施肥、田间管理、以及对抗可能的天灾虫害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种子在哪里?肥料如何解决?能否真正迎来收获?一个个问号,如同远处朦胧的山峦,预示着前路依然漫长。但无论如何,向土地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生存的根基,正在一锄一镐之间,被艰难而又坚定地奠定。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