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过后,空气里的桂香突然浓得化不开。巷子里的老桂花树攒了满枝金黄,风一吹,花瓣就簌簌往下掉,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金。思砚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捡桂花,小手攥着满满一把,冲进屋里喊:“妈妈,香!”
苏晚把他捡来的桂花晒干,装进小布袋子里,挂在思砚的小画架上。小家伙画画时,总爱凑过去闻闻,鼻尖蹭得布袋上全是绒毛,像只贪香的小猫。
“等攒够了,妈妈给你做桂花糕。”苏晚帮他擦掉鼻尖的绒毛,思砚立刻拍着小手喊:“要甜的!”
林砚坐在旁边看文件,闻言笑着抬头:“跟你妈妈一样,就爱吃甜的。”
苏晚嗔怪地瞪他一眼,却想起大学时的秋天,林砚总爱去校园的桂花树下捡花瓣,装在信封里寄给她,说“南方的桂花香,配你的画正好”。那些带着香气的信封,她至今还收在旧物箱里,像藏着一整个秋天的甜。
画廊的窗台上摆了盆金桂,是老板娘送的,说“添点喜气”。苏晚常坐在窗边画桂花,笔尖沾着赭石与藤黄,在画布上晕染出细碎的金黄,思砚就趴在旁边的小桌上,用蜡笔涂画,说是“给妈妈的桂花加星星”。
“你看宝宝画的星星,比天上的还亮。”林砚下班回来,凑过去看思砚的画,小家伙立刻举着画纸跑过来,奶声奶气地说:“爸爸,星星香!”
林砚把他举过头顶,笑着说:“我们思砚画的星星,当然香。”
秋分那天,来老先生带着他的孙女来了。小姑娘手里捧着个小罐子,说是“奶奶做的桂花酱”,要送给思砚。思砚踮着脚接过罐子,非要回赠自己画的桂花图,两个孩子趴在地上,你一勺我一笔地分享,桂花酱的甜混着蜡笔的香,在空气里漫开。
“再过些日子,就该去采桂花了。”老先生看着窗外的桂花树,对苏晚说,“我那口子在世时,每年都要采些,腌成桂花糖,说要留着给孙子吃。现在啊,就留给这些孩子吧。”
苏晚看着两个孩子的笑脸,心里突然很感慨。岁月就像这桂花,一茬茬开,一茬茬落,却总有人把香气留下来,传给下一代。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思念,也跟着桂花的甜,慢慢酿成了温暖的约定。
周末,林砚带思砚去郊外的桂花林。漫山遍野的桂花树连成一片,香气浓得让人发醉。思砚穿着黄色的小外套,在花树下跑,花瓣落了满身,像个会移动的花团。
“慢点跑,别摔进花堆里。”林砚跟在后面喊,苏晚举着相机,拍下父子俩在花海里的身影。阳光穿过花枝,落在他们身上,把笑声都染成了金色。
回来时,思砚的小口袋里装满了桂花,还攥着片沾着露水的花瓣,说是“给外婆的礼物”。苏晚把花瓣夹进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思砚说,北方没有这么香的桂花,要寄一片给您闻闻。”
母亲很快回了信,说收到了花瓣,“香得很,像晚晚小时候身上的奶香味”。还说邻居家的孩子要结婚了,问苏晚要不要回来看看,“沾沾喜气”。
“等思砚再大点,我们回北方住段时间吧。”苏晚把信递给林砚,“让他看看北方的秋天,看看您说的柿子树。”
林砚看着信上母亲歪歪扭扭的字,眼眶有点热:“好,等忙完这阵就去。”
桂花糕做好那天,思砚踮着脚在厨房门口等,小鼻子嗅来嗅去。苏晚刚把糕装盘,他就伸手要抓,被林砚轻轻拍了下小手:“要等凉了才好吃。”
“宝宝等。”思砚乖乖地收回手,却还是盯着盘子里的桂花糕,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傍晚,街坊们都来尝桂花糕。老板娘咬了一口,直夸“比街上买的还香”;隔壁的大叔逗思砚,说要把糕都带回家,小家伙立刻把盘子抱在怀里,奶声奶气地说“宝宝的”,惹得大家一阵笑。
林砚看着苏晚被街坊围着说笑,思砚举着桂花糕追三花猫,突然觉得,这就是他小时候在北方盼的日子——有爱人,有孩子,有热热闹闹的街坊,连空气里都飘着过日子的香。
夜里,思砚睡着了,小嘴里还嘟囔着“桂花糕”。苏晚和林砚坐在院子里,看着老槐树上的桂花被月光照得发亮,像撒了把碎银。
“还记得我们在大学的桂花树下说过什么吗?”苏晚突然问。
林砚想了想,笑着说:“你说,以后要在院子里种棵桂花树,秋天就坐在树下画画。我说,我给你做桂花糕,画累了就吃一块。”
苏晚靠在他肩上,桂香混着晚风,温柔得像个拥抱:“你看,我们都做到了。”
是啊,都做到了。那些年少时在桂花树下许下的约定,那些隔着八年时光的惦念,终究在这个秋天,被满院的桂香和身边的温度,温柔地实现了。
林砚握紧她的手,指尖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以后还要一起做很多事。带思砚去看北方的雪,去南方的海边,等我们老了,就坐在这棵桂花树下,看他带着自己的孩子回来,给我们做桂花糕。”
苏晚笑着点头,眼眶有点热。桂香在夜色里漫开,像个温柔的承诺,缠绕着他们的过往,也缠绕着未来的日子。
这个秋天,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桂花的甜、家人的笑和说不完的闲话。但他们都知道,最动人的约定,从来都藏在这些平凡的瞬间里,像桂花一样,不张扬,却足够香甜,能浸透往后漫长的岁月。
而那些曾经的等待与错过,那些在异乡独自闻过的桂香,终究在这满院的芬芳里,化作了嘴角的笑意,和眼里的星光,温暖了往后每一个有彼此的秋天。
喜欢雾里余温请大家收藏:(m.2yq.org)雾里余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