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逆光》的拍摄地选在了一座远离城市喧嚣、充满年代感的旧式小镇。青石板路,斑驳的砖墙,空气中仿佛都飘散着旧时光的气息。
紫玉拖着不算大的行李箱,站在片场入口,望着里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架设起来的各种机器设备,手心微微出汗。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电影角色!池鱼这个人物分量不轻,片酬更是解了他燃眉之急,能覆盖好几个月的还款压力。巨的兴奋感被更强烈的忐忑压着,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一些。
“紫玉?这边!”一个穿着马甲、拿着对讲机的场务认出他,招手示意。
紫玉连忙应声跟上,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逡巡。很快,他就在导演监视器旁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许宁。
他穿着简单的黑色棉质T恤和深色工装裤,正和导演低声交谈着,姿态放松却自带一股沉静的气场。似乎是察觉到注视,许宁微微侧过头,视线穿过人群,精准地落在了紫玉身上。
那目光沉静而平和,没有任何波澜,只是短暂地交汇。紫玉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朝许宁的方向微微颔首。许宁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便自然地转回去继续谈话。
这短暂的一瞥,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小石子,在紫玉心里漾开一圈涟漪,又迅速归于平静。
没有言语,没有刻意的关注,却莫名地驱散了他初来乍到的几分茫然。他定了定神,跟着场务去安顿住处——一个干净整洁但略显狭小的单间。
刚放下行李,手机就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许宁的名字。
“到了?安顿好了?”许宁低沉温和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背景音里还能听到片场隐约的嘈杂。
“嗯,刚到房间,许宁老师。”紫玉握着手机,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好。下午三点,一号摄影棚,剧本围读,别迟到。”许宁的语调是工作式的简洁,听不出多余的情绪,却又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可靠感,“片场人多事杂,有什么不清楚的,直接找榆阳或者场务老张。”
“好的,谢谢许宁老师!”紫玉连忙应道。电话那头已经挂断,只剩忙音。他握着手机,心里那点初来乍到的漂浮感,似乎因为这一通简短却及时的“导航”电话,落到了实处。
许宁的关照,总是这样,无声无息,却又恰到好处。
一号摄影棚里,主创人员围坐一圈。紫玉坐在边缘位置,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心跳却随着导演点名介绍而加速。他能感觉到各种目光落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也有纯粹的不在意。
轮到许宁发言,他阐述对男主角田渊的理解,声音不高,却逻辑清晰,字字珠玑,瞬间将所有人带入到角色的心理世界。紫玉听得入神,对许宁的专业素养和掌控力有了更深的认知,也更加意识到自己与对方的差距。
当讨论到池鱼的戏份时,导演看向紫玉:“紫玉,谈谈你对池鱼的理解?特别是和田渊的兄弟关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紫玉喉咙发紧,手心冒汗。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试镜时被许宁引导出的那种深入骨髓的依赖与恐惧感,结合这几天对剧本的研读,磕磕绊绊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他讲得不算流畅,甚至有些地方词不达意,但那份投入和试图抓住角色核心的努力是真诚的。
在他讲述的过程中,许宁一直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点着桌面。他没有插话,也没有打断。
直到紫玉说完,有些忐忑地停下来,许宁才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导演:“他的方向是对的。池鱼对田渊,是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的依赖,怨恨源于害怕被抛弃。这种核心情感抓住了,细节可以慢慢磨。”
没有华丽的夸赞,甚至没有直接对紫玉说,只是平静地向导演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但这句“方向是对的”、“核心情感抓住了”,对于忐忑不安的紫玉来说,无异于天籁之音!
他偷偷松了口气,感觉后背的冷汗都干了些。他鼓起勇气看向许宁,恰好对上许宁投来的目光。那目光依旧平静,但紫玉似乎从中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转瞬即逝的肯定意味。
许宁很快移开了视线,继续讨论下一个议题。但那份无声的肯定,像一道微光,照亮了紫玉心头的不安角落。
正式开机后,紫玉才真正体会到拍电影的节奏和压力。镜头前,他是身患重病、敏感脆弱的池鱼;镜头后,他是生怕出错、时刻紧绷的新人演员。
一场池鱼独自在昏暗房间里,对着窗外发呆的戏。紫玉需要表现出角色内心的孤寂和对生命的迷茫。他努力调动情绪,但连续几条下来,导演始终觉得“差了点味道”,不够细腻。
“眼神太空了,紫玉!池鱼不是单纯的发呆,他心里有东西,有渴望,也有恐惧!”导演拿着喇叭喊话,语气带着一丝急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负债爱豆与他的温柔债主请大家收藏:(m.2yq.org)负债爱豆与他的温柔债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