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十七日,上海前线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相较于前三天震耳欲聋的炮火和惨烈的厮杀,这两天的战况显得格外“温和”。日军的炮击变成了零星的骚扰性射击,大规模的步兵进攻几乎停止,只有小股部队的渗透和侦察活动依旧频繁。天空中日军的飞机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成群结队地轰炸,更多的是高空侦察机在云层间穿梭。
但这种“静”,却比之前的“闹”更让人窒息。无论是前线趴在泥水里的士兵,还是后方指挥部里的将领,都清楚地感受到,这不过是更大风暴来临前,那令人心悸的短暂死寂。日军正在调兵遣将,积蓄力量,准备着致命一击。
一:真如指挥部,高级作战会议
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宋希濂、周明远、刚刚抵达不久的李文华(独立第一团)、张振汉(独立第二团),以及几位主力旅长齐聚一堂。沙盘上,代表日军可能集结兵力的红色箭头,沉重地压在宝山至吴淞一线。
“情况很明朗了。”宋希濂用教鞭敲打着沙盘上宝山和吴淞的位置,“松井石根不是怯战,他是在等!等他的第十一、第十三师团主力全部到位,等更多的重炮和弹药!他的总攻,最迟不会超过后天(八月十八日)!主攻方向,九成是这里——宝山和吴淞!这里是长江咽喉,一旦被突破,日军就能沿江西进,直接威胁我侧后,甚至包抄我整个淞沪防线!”
“妈的,小鬼子是想一口吃掉我们啊!”二旅旅长骂道。
“想吃掉我们,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李文华上校声音沉稳,带着一股自信,“我独立第一团官兵,已做好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请师座分配任务!”
“好!”宋希濂赞许地点点头,“李团长,张团长,你们的两支生力军,是我师,乃至整个左翼集团最锋利的尖刀!不能轻易暴露,更不能提前消耗在阵地防御上!”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的计划是:以现有部队,依托加固后的工事,顽强抵抗,最大限度消耗、疲惫日军进攻部队。待敌攻势受挫,锐气耗尽,队形混乱之时,李团、张团,作为最强大的预备队,从两翼同时发起果断反击!目标,不是击退,而是尽可能歼灭其有生力量,打残他的一到两个联队!”
这是一个大胆的、极具攻击性的计划!不是被动挨打,而是要伺机反咬一口,重创日军!
“需要空军配合,至少是牵制。”周明远补充道。
“需要炮兵的精准支援,特别是反炮兵作战。”
“后勤补给,尤其是炮弹和手榴弹,必须跟上!”
会议详细讨论了反击的细节、协同、通讯保障以及最坏情况的预案。每个人都清楚,这将是一场赌上国运的豪赌。
二:东京,皇宫,御前军事会议
气氛同样严肃。裕仁天皇罕见地出席了会议,听取上海战况汇报。
“陛下,”陆军大臣杉山元奏报,“上海战事遇阻,主要是支那军获得了大量德制新式武器,且抵抗意志超出预期。但请陛下放心,松井大将已制定周密计划,待增援部队抵达,即可发动总攻,定能一举克敌。”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则有些忧心:“陆军方面的行动,已引起英美等国强烈关注。其军舰在长江口活动频繁,有干预的可能。希望陆军能速战速决,避免国际局势复杂化。”
裕仁天皇沉默良久,缓缓说道:“上海之事,关乎帝国颜面,亦关乎对支那政策之推行。望陆海军精诚合作,尽快解决。但亦需注意……勿过度刺激第三国。”
天皇的“关怀”背后,是希望快速取胜又担心扩大事态的复杂心态。
三:苏联,莫斯科
一份绝密电报发往中国驻苏大使馆,并转南京国民政府。斯大林最终拍板,决定加大对华军事援助力度,首批包括伊-15、伊-16战斗机各一个中队(合理化系统飞机来源),以及大量航空弹药和油料,将通过西北航线秘密运抵。同时,第二批苏联志愿航空队人员也已整装待发。斯大林希望中国能尽可能拖住日本,但又不愿过早直接卷入。
四:上海,日军第三师团藤田进指挥部
师团长藤田进中将正在与刚刚抵达的独立重炮旅团旅团长会谈。
“旅团长阁下,贵部的重炮,将是撕开支那军防线的关键!特别是对宝山、吴淞一带的坚固工事,需要你们的一五零毫米榴弹炮予以摧毁!”
“请藤田师团长放心,我部已做好充分准备。届时,将用帝国钢铁,为步兵开路!”
“另外,海军方面答应,总攻开始时,将提供前所未有的舰炮火力支援,覆盖纵深可达五公里!”
日军正在编织一张恐怖的火力网。
五:三十六师防区,宝山县城外围阵地
这里是由原保安部队改编的一个团防守,团长姚子青,一个黝黑精悍的广东汉子。他正带着营连长们,反复检查每一处工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