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日,北平永定河前线。
朝阳缓缓升起,驱散了清晨的薄雾,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与血腥混合的刺鼻气味。经过昨日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战场暂时恢复了平静,但这份平静之下,是双方都在舔舐伤口、重整旗鼓的紧张氛围。八十八军前敌指挥部里,虽然洋溢着胜利后的振奋,但更多的是大战过后深沉的疲惫与对未来的凝重。
何志远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刚刚由参谋部汇总完成的详细战报。他逐字逐句地审阅着,脸上看不出太多喜悦,反而眉头微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或是一段家庭的破碎。
参谋长周卫国站在一旁,声音低沉地补充着细节:“军座,昨日围歼日军第42联队之战,最终统计确认:我军共阵亡官兵四百三十七人,伤八百九十六人。其中,122师阵亡二百一十八人,伤五百一十三人,损失最大;133师阵亡九十七人,伤二百一十一人;装甲旅阵亡二十三人,伤五十七人,损失Pz.Kpfw.II坦克两辆(可修复),装甲车三辆;军直属部队亦有少量伤亡。重伤员已全部后送野战医院,轻伤员经包扎后大部可归建。”
何志远的目光在阵亡官兵的数字上停留了很久,特别是看到几位熟悉的营、连级军官的名字时,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武器装备损耗情况如何?”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消耗各类枪弹约一百五十万发,手榴弹、迫击炮弹等各类炮弹近三万发。损毁MG34机枪十五挺,MP28冲锋枪三十余支,37毫米战防炮一门。总体而言,装备损耗在可控范围内,后勤部门正在加紧补充。”周卫国汇报完毕,顿了顿,补充道,“日军方面,据战场清点及俘虏口供相互印证,其第42联队自联队长山本大佐以下,确认毙命者约两千八百人,重伤被俘后因伤重不治者约一百五十人,轻伤俘虏六十四人。缴获完整的三八式步枪一千八百余支,歪把子轻机枪四十挺,九二式重机枪十二挺,各类火炮十八门(部分受损),以及大量弹药、地图、文件。”
“嗯。”何志远点点头,合上战报,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阵亡将士的遗体要妥善收敛,单独安葬,立碑纪念。抚恤金按最高标准,尽快发放到他们家人手中。俘虏……按《日内瓦公约》和国际惯例处理,但要严加看管,防止意外。”
“是!已经安排下去了。”周卫国肃然应道。
上午九时,一场气氛略显轻松的战后总结暨敌情分析会**在指挥部召开。参会者除了军部核心成员,还有刚刚从前线返回的各师主官。虽然众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扬眉吐气的锐气。
“诸位,昨日一战,打出了我八十八军的威风,重挫了日军的锐气!委座已发来嘉奖电,通令全军!”何志远开场定调,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抬手示意安静,“但是,胜利之余,我们更要保持清醒。今天开会,重点是总结得失,研判敌情,以利再战。”
122师师长张汉卿首先发言,嗓门洪亮:“军座,这一仗打下来,我觉得咱们的步、炮、坦协同还有提升空间。特别是步兵跟进坦克的速度,有时会出现脱节,给了鬼子反坦克手可乘之机。”
装甲旅旅长徐庭瑶接口道:“张师长说得对。另外,我发现日军在绝望时,会采用非常疯狂的自杀式攻击,用炸药包、集束手榴弹来炸坦克履带和底盘,我们的伴随步兵必须更加警惕,及时清除这些威胁。”
新任的133师师长刘振华则从情报角度提出建议:“军座,我们审问俘虏得知,日军第七师团装备比第五师团更好,尤其可能配备了新型的九七式中型坦克,火力装甲都强于我们常见的九五式。建议军部情报部门加紧搜集相关情报,并研究应对战术。”
会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将领们畅所欲言,从战术细节到后勤保障,从士兵心理到装备维护,都进行了深入探讨。何志远认真听取每个人的发言,不时记录或提问。这种务实高效的战后总结,是部队战斗力不断提升的关键。
会议间隙,何志远借故离开片刻,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昨日的大胜带来了丰厚的积分奖励。
【叮!成功实施“雷霆反击”,全歼日军第42联队,毙伤俘敌近三千人,获得积分奖励:3,800,000点!】
【当前积分余额:12,500,000点。】
看着这笔巨额积分,何志远心中稍安。他迅速进行了一轮针对性补充,以应对接下来的恶战:
【兑换:Pz.Kpfw.II坦克备用发动机及履带x20套、MG34通用机枪枪管x500根、75毫米步兵炮炮弹x10,000发、150毫米榴弹炮炮弹x5,000发、战场急救包(高级)x10,000套、盘尼西林x10,000支、血浆(通用)x5,000单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