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清晨六时三十分。
永定河上的薄雾尚未被朝阳驱散,对岸日军阵地上传来的引擎轰鸣声却已如同滚滚闷雷,震得人心头发颤。这声音低沉、密集,带着一种金属摩擦的刺耳质感,与以往九五式或九七式坦克的声响截然不同,预示着更庞大的钢铁巨兽即将登场。
八十八军前敌指挥部里,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何志远站在观测口前,高倍望远镜的视野里,对岸日军阵地后方烟尘冲天,隐约可见大量坦克和装甲车辆正在集结,其中一些车辆的轮廓明显更加庞大、棱角分明。
“军座,观察所确认,”参谋长周卫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日军投入了新型战车,体型比九七式大上一圈,炮管更粗更长。数量……估计超过三十辆,混杂在近百辆九五式和九七式之中。此外,伴随的步兵数量也远超以往。”
何志远放下望远镜,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冰冷的专注。“命令各部,按‘铁壁’计划,准备迎敌。告诉周营长(反坦克营),他们的PaK 38和sPzB 41,今天是主角。没有我的命令,前沿37炮阵地不许开火,避免暴露火力点!”
“是!”
七时整,日军炮火准备开始。
这一次的炮击,空前猛烈!不仅数量更多,而且炮弹落点更加精准、凶狠。重炮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永定河沿岸中国军队的阵地,特别是疑似反坦克炮位和指挥所的区域。巨大的爆炸接连不断,火光将晨雾都染成了暗红色,大地剧烈颤抖,仿佛随时都会裂开。
炮击持续了整整五十分钟。炮火开始延伸的瞬间,对岸日军阵地上,如同堤坝决口,无数的土黄色身影在钢铁巨兽的引导下,发出了震天的嚎叫,涌向永定河!
冲在最前面的,正是那种新型战车!它们体型庞大,装甲厚重,履带宽实,炮塔上那根长身管火炮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这正是日军秘密研发并紧急投入战场的试制一号战车(注:历史上百式重战车的雏形,1937年可能处于试验阶段,此处剧情需要),虽然性能尚不完善,但其火力和防护已远超九七式。
“稳住!放近到五百米!”龙脊岭侧翼一处精心伪装的PaK 38 50毫米反坦克炮阵地里,营长周卫国亲自蹲在炮队镜后,声音冷静得可怕。炮手们手心冒汗,死死盯着瞄准镜里那越来越近的庞大身影。
七百米……六百米……五百五十米!
“穿甲弹!目标,先头新型战车,正面装甲!预备——放!”周卫国猛地挥手!
“轰!”50毫米穿甲弹以极高的初速脱膛而出,精准地撞上了那辆试制一号的正面装甲!
“铛!”一声刺耳的巨响,炮弹竟然被弹开了!只在厚重的倾斜装甲上留下一个凹坑和白印!
“该死!正面装甲太厚!”炮手惊呼。
“打履带!或者等它转向打侧面!”周卫国临危不乱,“第二炮位,瞄准它旁边那辆九七式!穿甲弹,放!”
“轰!”这一次,炮弹轻松撕开了九七式的侧面装甲,那辆坦克瞬间起火爆炸!
日军的坦克洪流并未因损失而停顿,反而更加疯狂地冲来。试制一号的57毫米长管主炮开始喷吐火舌,炮弹准确地命中了一个暴露的中国军队机枪工事,将其炸上了天。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和掷弹筒也猛烈开火,压制守军步兵。
“铁拳小组!上!”战壕里,连长声嘶力竭地吼道。几名勇敢的士兵扛着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匍匐着跃出战壕,利用弹坑和残骸作掩护,试图接近坦克。
“掩护他们!”机枪手拼命扫射,试图压制跟随坦克的日军步兵。
一名士兵成功接近到一辆试制一号约三十米处,他猛地站起身,扛起“铁拳”,瞄准——发射!
“咻——轰!”火箭弹拖着尾焰撞在坦克炮塔侧面,炸开一团火球!坦克剧烈震动了一下,停了下来,炮塔转动失灵,但并未被彻底摧毁。而那名发射火箭弹的士兵,也被日军的机枪打成了筛子……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惨烈程度远超以往。日军的新型战车给守军带来了巨大压力,其厚重的装甲使得许多反坦克手段效果大打折扣。永定河沿岸多处阵地被突破,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开始强渡河流。
“命令重炮旅,对渡河区域和日军后续梯队进行覆盖射击!命令空军,全部出动,攻击日军坦克集群和浮桥!” 何志远在指挥部里沉着下令。他深知,必须阻挡住日军的后续力量,才能集中精力消灭已经渡河的敌军。
军属重炮的150毫米榴弹炮再次发出怒吼,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在永定河中及对岸,炸起冲天的水柱和烟尘,日军的渡船和浮桥遭受重创。天空中,中国空军的战机与日军护航战斗机缠斗在一起,几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冒着密集的防空火力,对河面上的目标进行了亡命式的攻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