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九月三日,南京城在晨曦中苏醒,但何志远已经在前线发来的急电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日军偷袭后勤基地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他匆匆洗漱,穿上笔挺的军装,对着镜子整理领章时,看到自己眼中布满血丝。
"军座,车已备好。"陈明副官轻声报告,"八点整您要与德国顾问团开会,九点半见苏联武官,十一点军政部例会......"
何志远摆摆手打断他:"前线情况如何?"
"周参谋长凌晨来电,后勤基地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粮食和药品储备,但弹药库完好。牺牲守军将士一百二十七人,重伤五十三人。"陈明的声音低沉。
何志远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告诉卫国,阵亡将士按最高标准抚恤,重伤员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另外,加强所有后勤节点的警戒,再发生类似事件,军法从事!"
上午八时,德国军事顾问团驻地。
塞克特将军和曼施坦因上校早已在会议室等候。墙上挂着巨大的华北战区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
"何将军,前线的事情我们已经听说了。"塞克特开门见山,"日军的特种作战能力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建议你立即组建一支专业的反渗透部队。"
曼施坦因走到地图前:"根据我们的分析,日军下一步可能会重点攻击你们的交通线。永定河防线虽然坚固,但如果后勤被切断,再坚固的防线也会崩溃。"
何志远沉思片刻:"两位将军的建议很有价值。但我需要德方提供更多的装备支持,特别是通讯设备和机动车辆。"
"这个自然。"塞克特点头,"不过柏林方面希望贵国能够保证我们在华投资的安全。最近有些德国商人的工厂被查封......"
何志远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这是误会。我会亲自向委座汇报,确保德资企业的正常运营。"
会谈中,何志远敏锐地感觉到德方态度的微妙变化。欧洲局势的紧张让德国在对华政策上更加谨慎,这让他对德援的可靠性产生了疑虑。
九点半,苏联驻华武官罗申的办公室。
与德国顾问团的会谈不同,与苏联代表的会面更加直接。
"何将军,我们注意到日军正在向华北增兵。"罗申武官指着地图上的日军部署,"苏联可以向你们提供更多的援助,包括坦克和飞机。"
何志远谨慎回应:"感谢苏联同志的援助。但中国希望保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这是自然。"罗申笑道,"不过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贵军能够在华北牵制更多的日军兵力,减轻苏联在远东的压力。"
何志远心中了然:"抗击日寇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我们自然会全力以赴。"
会谈结束后,罗申突然压低声音:"何将军,我个人提醒你,要小心某些人......"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有些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强大起来。"
何志远心中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
十一点,军政部会议室。
长长的会议桌旁坐满了高级将领和官员。何应钦主持会议,气氛凝重。
"诸位,永定河前线虽然暂时稳定,但局势依然严峻。"何应钦开门见山,"日军正在调兵遣将,新的进攻随时可能开始。"
CC系的一位官员突然发难:"何部长,我听说前线某些部队消耗过大,是否应该考虑收缩防线,保存实力?"
何志远立即反驳:"收缩防线?那意味着将华北拱手让给日本人!前线将士用生命换来的阵地,绝不能轻易放弃!"
"志远说得对。"李宗仁支持道,"但现在的问题是后勤。日军偷袭后勤基地的事件表明,我们的防御体系存在漏洞。"
会议争论激烈。何志远据理力争,最终争取到了两个师的补充兵员和一批急需的医疗物资,但弹药补给却被大幅削减。
"志远,"会后何应钦私下对他说,"你要理解,现在资源有限,各战区都要分配。不过......"他压低声音,"宋子文那边有一批美援物资正在上海卸货,你可以派人去争取。"
午后,何志远秘密会见了中共代表周恩来。
在一家茶馆的雅间里,周恩来神色凝重:"何将军,我们获得情报,日军正在策划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目标可能是你们的侧翼。"
"感谢周先生的情报。"何志远真诚地说,"希望贵军能够在敌后加强活动,牵制日军兵力。"
"这是自然。"周恩来点头,"不过八路军现在装备简陋,特别是缺乏重武器和药品......"
何志远立即明白:"我可以提供200挺轻机枪和5万支盘尼西林,以华侨捐赠的名义送达。"
两人详细商讨了合作细节。临别时,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何将军,抗战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希望我们能够真诚合作,共赴国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