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远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副官陈明手持一份电报站在门外,脸色在昏暗的马灯下显得异常凝重。
“军座,南京急电,侍从室直接发来的绝密件。”
何志远接过电报,借着灯光快速浏览。电报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日军海军异动,第三舰队主力有南下淞沪迹象。国防最高会议紧急召开,着何志远即刻返京与会。蒋中正。”
他深吸一口气,凌晨的寒意似乎瞬间浸透了肺腑。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朝着既定的轨道碾来,甚至比他记忆中的还要快了几分。
“备车!”何志远的声音冷静而果断,“通知周参谋长、李副军长,还有各师主官,半小时后作战室集合。”
“是!”
凌晨四点半,作战室内灯火通明。
各位将领显然也是刚从睡梦中被唤醒,但每个人脸上都看不到丝毫倦怠,只有凝重和警觉。
何志远将电报内容简要通报后,直入主题:“情况紧急,我必须立即回京。在我离开期间,前线指挥由周参谋长全权负责,李副军长协助。”
周卫国立即起身:“军座放心,我会严守阵地,绝不主动出击,但若日军来犯,必予其重创!”
李振邦拳头紧握:“小鬼子要是敢趁军座不在来偷袭,老子崩掉他满口牙!”
何志远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有几件事,必须立即落实。第一,防毒面具和解毒剂的配发、训练必须加快,雷克明的特种行动要尽快展开。第二,阵地加固不能停,特别是反斜面工事和防炮洞。第三,各部队保持一级战备,但切忌盲目出击,以稳固防御为主。”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向几个关键节点:“张师长,你的133师防线是重点,尤其是龙凤山一带,要加派侦察哨。徐旅长,你的装甲营前出后,一定要注意伪装和防空。赵主任,后勤补给,特别是油料和弹药,要确保畅通。”
各位将领纷纷领命,细节讨论持续了将近一小时。何志远事无巨细,从哨兵安排到伤员后送路线都反复确认。最后,他看向周卫国和李振邦:“前线就交给你们了。遇事多商量,稳字当头。我会尽快回来。”
清晨六点,何志远带着副官陈明和一个小型警卫排,乘车离开前线,驶向南方。
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疾驰,扬起的尘土如同战争的硝烟。何志远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系统界面在意识中展开:
【当前积分余额:21,000,000点】
【触发紧急任务:参与国防最高会议,影响战略决策。任务奖励:根据会议结果及后续影响评定,最低奖励积分5,000,000点,最高奖励未知特殊物品或技术图纸。】
他需要积攒力量,应对可能到来的更大风暴。
下午两点,南京,军政部大楼。
何志远风尘仆仆地赶到时,大楼内气氛紧张。走廊里脚步匆匆,官员们面色凝重。他直接被引到何应钦的办公室。
“叔父。”何志远敬礼。
何应钦放下手中的文件,示意他坐下,揉了揉眉心:“路上辛苦了。情况比电报里说的更复杂。”他压低声音,“日本海军第三舰队不只是异动,其陆战队已经在上海多次挑衅,虹口机场增兵明显。英美方面态度暧昧,苏联大使则暗示希望我们在华北继续牵制日军主力。”
何志远心中一凛:“委座和会议的主要倾向是?”
“主战的声音很高,但怎么打,分歧很大。”何应钦语气沉重,“有些人认为应该避其锋芒,保存实力;有些人则认为必须在上海打一仗,争取国际干预。你的八十八军,作为精锐,自然被很多人惦记。”
正说着,侍从室来人通知:“何部长,何军长,委座请二位去小会议室,先开个碰头会。”
下午三点,委员长办公室旁的小会议室。
与会者只有寥寥数人: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白崇禧,以及刚刚赶到的何志远。气氛比何应钦办公室更加凝重。
蒋介石没有寒暄,直接指向墙上的巨幅中国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长江入海口:“日本人的野心,绝不止于华北!上海是国际观瞻所在,也是我国经济命脉。若上海有失,国际援助通道将受重大威胁!”
陈诚接口道:“委座明鉴。但淞沪地区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极不利于我重装备展开,却利于日军海军炮火支援。若将主力投入淞沪,恐成消耗战,正中日军下怀。”
白崇禧则持不同意见:“正因为上海是国际都市,在此地与日军决战,才能引起列强干预!华北平原作战,我军装备劣势明显,不如利用淞沪复杂地形进行巷战,抵消日军火力优势。”
蒋介石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何志远:“志远,你在前线与日军交手,最有发言权。说说你的看法。”
何志远起身,走到地图前,声音沉稳:“委座,诸位长官。日军若进攻上海,其战略目的绝非仅仅占领一城一地。其意在速战速决,逼迫我签订城下之盟,或彻底摧毁我抗战经济基础。因此,淞沪必须守,而且要坚决地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