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海风裹挟着硝烟和血腥味,呜咽着掠过死寂的阵地。然而,在这死寂之下,是敌我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决定性战斗而进行的最后准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第八十八军与第67师胡旅的联合指挥部里,灯火通明。何志远、周卫国、胡涟旅长以及几名核心参谋彻夜未眠。地图上,根据何志远提供的“神秘情报”调整后的防御部署已经标注清晰,有限的预备队和反坦克武器被秘密加强到了右翼结合部——那个被系统扫描提示为日军主攻方向的区域。
“赵劲松有消息传回来吗?”何志远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敌后破袭队的行动至关重要。
周卫国摇了摇头,脸色凝重:“最后一次联系是在三个小时前,他们已成功渗透至日军第二道防线附近。之后无线电就静默了,可能是为了隐蔽。胡旅长派出的袭扰分队倒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至少四个方向的日军前沿阵地被搅得不得安宁,抓了几个舌头,确认了日军部队的番号和部分动向,与军座您判断的主攻方向基本吻合。”
胡涟旅长接口道:“袭扰行动确实吸引了鬼子注意力,但他们戒备很严,我们的分队没能深入。现在各阵地都已按计划进入战斗位置,官兵们……虽然疲惫,但士气可用。只是弹药……”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平均每人十几发子弹,这场仗怎么打?
何志远走到观察口,望着东方那片即将被晨曦撕裂的黑暗,缓缓说道:“弹药少,就放近了打,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手榴弹留给鬼子的密集队形!告诉弟兄们,今天是决定生死的一天,也是为我们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的一天!我们没有退路,身后就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和悲壮,让指挥部里所有人的心都紧紧揪在了一起。
“报告!”一名通讯兵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电文纸,“军座!参谋长!‘顿河’号……‘顿河’号发来信号!他们已抵达预定海域外围,但因日军巡逻艇封锁,无法靠近!询问是否可以冒险在更远的海域进行夜间灯光信号补给?”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过来!补给船到了!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行!”周卫国立刻否决,“灯光信号太危险,极易暴露!而且距离太远,小型舟艇难以往返,风险太大!”
何志远沉吟片刻,果断下令:“回复‘顿河’号!感谢他们冒死前来!但安全第一,命令他们立刻撤离危险海域,寻找安全地点隐蔽待机!补给之事,再寻良机!” 他知道,此刻让补给船冒险,无异于送死,而且杯水车薪的补给对大局影响有限。保住这条秘密航线,才是长远之计。
通讯兵记录命令,匆匆离去。
希望刚刚升起,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指挥部内的气氛更加压抑。
就在这时,指挥部角落那台一直保持静默、用于接收特殊频率的无线电接收机,突然发出了轻微的“滴滴”声!一名负责看守的机要参谋立刻戴上耳机,快速记录下一串密码。
“军座!是‘礁石’(中共地下党联络代号)的紧急电文!”参谋将译出的电文递给何志远。
何志远接过一看,眉头紧锁。电文内容简短却惊心:“确悉,敌十一日晨六时,将集重炮、航空兵、战车,猛攻你右翼结合部(坐标大致吻合)。另,敌内部因伤亡惨重,补给不畅,士气低迷,尤以第九师团一部为甚。望抓住战机。”
这封电文,从另一个渠道印证了何志远通过系统获得的情报,甚至还提供了敌军士气的情报!
“太好了!”周卫国激动地说,“这说明我们的判断完全正确!”
何志远点点头,心中对“礁石”及其背后的力量多了几分感激。他看向胡涟:“胡旅长,看来鬼子是铁了心要从我们软肋下手了。按照预定方案,准备迎敌吧!”
“是!”胡涟旅长重重顿首,“我亲自去右翼结合部指挥!”
“注意安全!”何志远叮嘱道。
胡涟旅长转身大步离去。
天色渐渐放亮,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阵地上,官兵们默默检查着武器,将刺刀擦亮,将所剩无几的手榴弹摆在最顺手的位置。一种悲壮的决战氛围笼罩着整个金山卫。
……
日军第十军司令部,柳川平助同样一夜未眠。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漆黑的海岸线,眼中布满血丝。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吗?”他头也不回地问身后的参谋长田道盛武。
“嗨依!司令官阁下!”田道盛武立正回答,“第九师团主力已进入进攻位置。海军舰炮、陆航轰炸机群已待命。重炮旅团已完成射击诸元校准。战车大队也已集结完毕。只等拂晓,便可发起雷霆一击!”
“吉住良辅呢?”柳川平助冷冷地问。
“吉住师团长已亲临前沿指挥部,他表示……此次进攻,不成功,便成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