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然却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烧剩下的木炭画满了正字和一些奇特的符号:“这是我今天的观测记录。今日共有明显文人打扮、可能与我们目标相关的登楼者二十七人。其中,三人气度不凡,有随从,疑似官员或名士;五人饮酒狂放,有诗仙风范……但经过近距离观察和旁敲侧击,基本可以排除。”
“这你都能排除?”许湘云惊讶。
“嗯。一个口音不对,李白是蜀人;一个年纪太大;还有一个……诗写得实在稀烂,不可能是他。”李沛然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语气笃定,仿佛唐代大数据尽在掌握,“根据历史记载和李白的行为模式分析,他喜好热闹、美酒、才华之士。我们还需重点关注那些携带酒具、前呼后拥、或直接在楼内呼朋引伴、挥毫泼墨的人群。另外,码头也要留意,他很可能乘船而来。”
许湘云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忍不住噗嗤一笑:“沛然同学,你这‘李白行为学研究’课题,要是放现代能发核心期刊了吧?”
李沛然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严肃点,许同学。这是科学追星。”
两人正低声说笑,计划着明日如何分工协作,一个卖香烛的小童怯生生地走过来,递给他们一张折叠的纸条。
“一位郎君让我给你们的。”小童说完就跑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警惕。他们在唐代举目无亲,谁会给他们传纸条?
李沛然谨慎地打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歪歪扭扭、略显生硬的字:
“欲见李青莲,勿信楼前言。明日巳时,山腰‘听松亭’候。”
没有落款。
字迹陌生,内容却直接戳中了他们最大的秘密和目的!
“这……是谁?”许湘云压低声音,心跳骤然加速,“他怎么知道我们要找李白?还知道李白字青莲?”知道李白字太白常见,但字青莲,若非熟读其诗或与其相熟者,未必知晓得如此确切。
李沛然眉头紧锁,迅速将纸条揉成一团攥在手心,目光锐利地扫向四周。暮色渐浓,江风渐起,归帆点点,游客稀疏,并无任何可疑之人注视他们。方才那小童也早已消失在蜿蜒的山道上。
神秘人的出现,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他们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就似乎完全暴露在另一双眼睛之下。是友?是敌?是新的机遇,还是崔明远之辈设下的又一个陷阱?
“勿信楼前言……”李沛然喃喃重复,这意味着他们今天辛苦收集的情报,甚至他们未来几天可能听到的消息,都可能是有意误导?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
唐代的黄鹤楼,不仅有着壮丽的风景,其下的暗流,似乎比他们想象得更加汹涌复杂。
许湘云看着李沛然凝重的脸色,又望了望暮色中更显神秘的唐代楼阁,咽了口口水:“那……明天我们去不去?”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没入江面,天地迅速暗沉下来。手中的纸条仿佛带着某种灼人的温度,预示着他们的“蹲守计划”从这一刻起,脱离了原有的轨道,驶向一个未知而叵测的方向。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