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粉丝后援会
李沛然捏着那张辗转得来的、质地粗砺的黄麻纸,对着上面墨迹淋漓的四个大字直皱眉——“白驹诗会”。落款处一方模糊的朱印,形似奔马,颇具气势。送信的小童只说是在茶楼外一位郎君让转交的,形容不出那人样貌。他心头一阵悸动,是机缘,还是又一个徒劳的陷阱?在这江夏城寻觅诗仙李白的踪迹,竟如大海捞针,这突如其来的请柬,是黑暗中终于透进的一丝光吗?
“我看悬。”许湘云抖落着刚从市集买来的新鲜荠菜,水珠溅在微有潮气的地面上,“‘白驹’……这名字听着就不太靠谱。别又是哪个附庸风雅的富家子,搞出来的自娱自乐吧?咱们这半个月,参加的这种‘诗会’、‘文宴’,没有五次也有三次了,哪次不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李沛然何尝不知。他们靠着“未来诗词鉴赏”和李沛然对盛唐诗人风格的精辟(且超前)点评,确实在江夏城的文人圈里激起了一些小涟漪,但也引来了更多好奇、审视,甚至是不以为然的目光。真正的李白消息,却始终如镜花水月。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许湘云正在试验的、用本地肥鱼和茱萸、豆豉一同煨制的“古法烤鱼”的香气,这熟悉的味道给了他一丝安定感。
“但这次不同,”他指着请柬上的地址,“‘城南鸣涧亭’,地方选得清雅,不是寻常酒肆。而且,‘白驹过隙’,这意象……与太白兄‘浮生若梦’的慨叹,似乎有几分神合。万一,是真正知悉他行踪的同道呢?”他眼中闪烁着不肯熄灭的希望,“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也得去。”
许湘云看着他被连日奔波和希望、失望交替折磨得有些清减的脸庞,叹了口气,将一把洗好的蔊菜塞到他手里:“行吧,李大才子。去可以,先把这‘蔊菜鱼丸汤’喝了,填饱肚子才有力气追星。我这边新研制的‘五香薰鱼’和‘蜜渍梅子’快成功了,要是真能找到李白,说不定还能当个见面礼。”
最终,李沛然还是去了。他特意换上了那身最体面的月白长衫,揣着几分忐忑,更揣着满腹从《全唐诗》和《李太白全集》里提前预复习的“知识点”,按照请柬上的指引,来到了城南一处颇为僻静的园林。
鸣涧亭坐落在一弯小小的溪流之上,周围竹林掩映,景致确实幽深。然而,李沛然刚走近,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亭子内外,聚集了约莫二三十人,大多是青年男子,亦有几位身着胡服、打扮利落的女子。他们并未吟诗作对,反而三五成群,激烈地讨论着什么,人人脸上都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兴奋。李沛然隐约捕捉到“谪仙”、“青莲”、“剑术”等词语碎片。
他正疑惑间,一个穿着浅青色圆领袍,面色红润、眼神发亮的年轻男子迎了上来,热情地一把抓住他的手臂:“这位郎君面生得很,可是新来的‘白驹同好’?”
“在下李沛然,确是因请柬而来,不知这会……”李沛然谨慎地应答。
“太好了!”青年用力一拍他肩膀,声音洪亮,“吾乃此间社首,姓杜,单名一个 ‘衡’字!既是慕‘白’之名而来,便是我等同道!快请入座!”
杜衡几乎是半推半搡地将李沛然带到人群中央,那里摆着一方石案,上面竟铺着一幅显然是多人合作、墨迹新旧不一的长卷。李沛然定睛一看,卷首赫然写着《太白游踪录》。
“郎君请看,”杜衡指着长卷,如数家珍,“这是根据最新消息,推断出的谪仙人去年秋在襄阳的行止;这是某位江东友人传来的,关于太白先生一首逸诗《江上吟》的残句;这里,是我们搜集到的,他曾用过的酒器图样……”
李沛然头皮一阵发麻。这阵仗,这氛围,这追星般的狂热……他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现代词汇——粉丝后援会。还是资料搜集极其详尽、组织度颇高的那种。
他强作镇定,试探着问:“杜社首,诸位同好如此用心,实在令人敬佩。却不知,近日可有太白先生的确切行踪?譬如,他是否已离开安陆,有望来我江夏?”
“问得好!”杜衡双掌一合,眼中精光四射,“不瞒李兄,今日召集大家,正是为了一桩大事!”他环视一圈,见所有人都聚拢过来,才压低声音,带着一种分享绝密情报的神秘感,“根据我们三位社友,分别从荆门、鄂州、甚至淮南道传来的消息交叉印证,谪仙人极有可能,在一个月内,沿汉水而下,抵达江夏!”
人群发出一阵压抑的低呼,个个面露狂喜。李沛然的心也猛地一跳,但理智让他追问:“消息可确实?来源是……”
“绝对可靠!”杜衡笃定道,“有一位社友,其舅父在驿站当值,亲眼见过一封寄往安陆,询问太白先生行程的信函!另一位,他的表叔的连襟,在江陵一家酒肆,听一位游侠儿提起,说曾在酒楼见太白先生与人论剑,言谈间提及欲往江夏一观黄鹤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