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经据典却毫不迂腐,剖析入理又令人耳目一新。起初还有人不服,接连发问,但李沛然皆能对答如流,且见解精辟。渐渐地,质疑的目光变成了惊讶,再变成了钦佩,席间不时响起恍然大悟的赞叹声。
崔明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时,李沛然话锋一转,目光直视崔明远:“崔公子,方才解答了诸位不少疑问。在下也有一惑,想请教公子。公子日前所作《江夏夜泊》中‘棹影斫波碎,渔灯入梦幽’一句,‘斫’字力道千钧,‘幽’字意境空灵,二字并用,固然新奇,但是否略显气韵阻隔,破坏了整体浑然之感?若换以‘分’波、‘照’梦,是否更显流畅自然?”
此言一出,满座皆静。李沛然不仅展现了广博的学识,更将矛头直指崔明远本人的诗作,点出了其用力过猛、雕琢痕迹过重的毛病,可谓一击中的。这正是许湘云提到的“秘密武器”——她凭借在现代练就的敏锐语感,早觉得崔明远某些诗句别扭,李沛然结合理论分析,此刻抛出,效果显着。
崔明远顿时面红耳赤,他自负诗才,被当众指出瑕疵,尤其还是被自己污蔑为“文贼”的人指出,简直羞愤难当。他想反驳,却发现李沛然所言确有其理,一时语塞。
就在气氛微妙之际,一阵清雅馥郁的香气悄然飘入厅堂。众人循香望去,只见许湘云捧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她落落大方地向众人行礼道:“诸位郎君论道辛苦,妾身准备了些许夜宵,聊以解乏。”
说着,她打开食盒,里面是精心制作的“冰玉荷花酥”。那点心造型宛如盛放的荷花,花瓣层层叠叠,酥皮洁白如冰,顶端点缀着粉色糖霜,精致得不忍下口。更重要的是,那清幽的荷香与甜润的奶香混合,瞬间驱散了夏夜的烦闷与方才的紧张气氛。
“此物名为冰玉荷花酥,取其形,寓其意,愿诸位文思如荷,清远益香。”许湘云微笑着将点心分发给众人。
这恰到好处的出现,以及这兼具色香味形意、前所未见的精美点心,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品尝之下,酥脆香甜,口感绝佳,更是赞不绝口。美食瞬间拉近了距离,许湘云以她独特的方式,为李沛然的胜利添上了最温柔却也最有力的一笔。众人这才意识到,这对年轻人,男的才华横溢,女的灵巧贤惠,岂是那等鸡鸣狗盗之徒?
谣言,不攻自破。
经此一役,李沛然之名,真正在江夏文人圈中响亮起来,不再仅仅是“有点意思的评诗者”,而是被认可的、有真才实学的奇士。
文会散后,月色如水。一位之前一直静坐旁观、气质娴雅的歌伎悄然走近李沛然和许湘云,她正是曾在其他场合有过一面之缘的柳莺儿。
柳莺儿轻声道:“李郎君、许娘子,今日风采,令人心折。”她顿了顿,声音更低,“莺儿或许能提供一条关于李谪仙行踪的线索……”
李沛然和许湘云心中一震,立刻凝神细听。
柳莺儿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才低声道:“三日前,有一位从安陆方向来的客商,在妾身所在的楼阁饮酒时曾提及,似乎在汉水下游的某处渡口,偶遇一位气度非凡、腰悬长剑、纵情豪饮的白衣士子,其人行止洒脱,口出锦绣华章,旁人皆称其‘李十二’……”
李十二!正是李白的族中排行!
李沛然和许湘云的心脏猛地一跳,追寻了这么久,这是第一次得到如此具体、且时间如此接近的线索!
“可知具体是哪个渡口?他往哪个方向去了?”李沛然强压激动,急切追问。
柳莺儿却微微蹙眉,摇了摇头:“那客商也只是酒后闲谈,语焉不详,只模糊记得似是……云梦泽畔,古竟陵左近……具体方位,他也说不真切。”
云梦泽,古竟陵……范围依然很大,但比起茫茫人海,已然清晰了许多!
希望如同黑夜中的火种,重新炽热地燃烧起来。然而,汉水下游,泽国茫茫,古道纵横,李白萍踪飘忽,他们究竟该往何处去寻?这新的线索,是终于接近了目标,还是另一段曲折征途的开始?
夜色深沉,前方道路的迷雾,似乎散开了一些,却又显得更加幽深莫测。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