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鹤楼在望,暗流未央
江夏城的清晨,薄雾如纱,缭绕着鳞次栉比的瓦檐,码头传来的橹声欸乃,打破了坊巷间的宁静。许湘云仔细系好最后一个包袱,抬头望向窗外,天际泛着鱼肚白,一如她此刻既期待又略带忐忑的心情。今日,他们便要离开这座已生活月余的城池,前往那魂牵梦萦的黄鹤楼,去赴一个与诗仙跨越千年的约会。
李沛然轻轻抚摸着手中那卷特意淘换来的上好宣纸,纸面细腻的纹理仿佛能承载他最炽热的憧憬。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与张翁、柳莺儿告别时饮下的薄酒余香,以及许湘云为旅途准备的点心散发的甜暖气息。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出发。
“都清点好了吗?”李沛然转身,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虽已反复确认多次,他仍忍不住再次询问。此番前往黄鹤楼,不仅是为了圆一个现代人的文学朝圣之梦,更是他们在这大唐时空立足、寻求“同道”的关键一步。成败,或许在此一举。
许湘云点头,将最后一个装有钱帛和重要文书的贴身小包裹递给李沛然:“嗯,按照清单,一样不差。张翁送的江夏地形简图,柳娘子赠的防身香囊,还有我们这些日子攒下的盘缠,都在这儿了。”她顿了顿,眉眼间掠过一丝忧虑,“只是……那崔明远,昨日在诗会上颜面尽失,我总觉得他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这便是不安感的来源。昨日在“流觞诗会”上,崔明远意图以一首精心准备、实则窃取他人意境的诗作刁难李沛然,却被李沛然凭借对诗歌史的透彻了解,当场点破其中几处用典的牵强与悖谬,引得满座哗然。崔明远当时脸色铁青,拂袖而去,那阴鸷的眼神,如同毒蛇潜行于草丛,令人脊背发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沛然接过包裹,沉稳地道,试图驱散两人心头的阴霾,“我们既然能破他一次局,就不怕他再来。当务之急,是尽快赶到黄鹤楼。根据柳娘子昨夜送来的确切消息,李青莲先生后日便将抵达,我们需提前去打点安排,方能占得先机。”
想到李白,李沛然的心中便是一片火热。那不仅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名字,更是盛唐气象最璀璨的华章。他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相遇的场景,该如何开口,该如何引荐自己这个来自未来的“异类”,而又不至于惊世骇俗。
两人结算了房钱,背着行囊走出暂居的小院。晨曦的金光终于刺破云层,将青石板路染上暖意。街市开始苏醒,贩夫走卒的吆喝声、铁匠铺传来的叮当声、食肆飘出的蒸饼香气,交织成一幅生动的大唐市井画卷。这一切,他们已从最初的震撼、陌生,到如今的熟悉甚至融入,期间艰辛与收获,唯有自知。
按照计划,他们需先至城西码头,搭乘一艘前往蛇山附近的渡船。这是张翁推荐的路线,言说水路虽比陆路稍慢,但更为平稳,且能一路欣赏长江风光,体味“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意境。
穿过熙攘的街市,码头已在望。江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浩渺的江面上,帆影点点,鸥鸟翔集。巨大的楼船、灵巧的扁舟穿梭往来,一派繁忙景象。找到了张翁介绍的那艘“江鸥号”客船,船家是个面色黝黑、手脚麻利的中年汉子,验过船资,便热情地招呼他们上船。
客船解缆,缓缓驶离喧嚣的码头。江面豁然开朗,远山如黛,水天一色。李沛然和许湘云站在船头,任凭江风吹动衣袂,心胸为之一阔。离目标越近,那份激动便越是难以抑制。
“看那边,”许湘云指着远处江岸一座隐约可见的山峦轮廓,“船家说,那便是蛇山,黄鹤楼就在那山脊之上。”
李沛然极目远眺,心潮澎湃。那座在后世屡毁屡建的名楼,此刻正以它唐代的原初风貌,静静地矗立在时空的另一端,等待着他的到来,也等待着那位即将在此留下千古绝唱的诗仙。
然而,就在船行至江心,两岸风光最是壮阔之时,船身猛地一阵剧烈摇晃,伴随着一声闷响,似是撞上了什么物体。船上乘客顿时惊呼四起,站立不稳。
“怎么回事?”船家急忙跑到船边查看。
只见一艘比“江鸥号”稍大、船头包着铁皮的货船,不知何时靠得极近,刚才那一下,分明是故意的撞击。货船上站着几名彪形大汉,为首一人,面带狞笑,正是崔明远府上的那名恶仆头子——赵三!
“李公子,许小娘子,别来无恙啊?”赵三双手抱胸,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我家公子说了,昨日诗会,承蒙二位‘指点’,无以为报。特命我等前来,请二位下船一叙,换个地方好好‘聊聊’。”
李沛然心中一沉,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崔明远果然不肯罢休,竟选择在江心动手,此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之处。他迅速扫视对方,连赵三在内,共有六人,个个身形健硕,面露凶光。而己方,除了船家和几名胆战心惊的乘客,几无反抗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