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江心夜语谪仙叹
夜泊江陵,水雾迷离,一叶扁舟如鬼影般悄然靠拢,船头那盏孤灯下,立着一位手捧古旧漆盒的素衣老者,他开口第一句便让醉意阑珊的李白骤然变色:“李翰林,老朽奉家师之命,特来问询——那‘云梦泽’的旧约,阁下可还记得?”
江风带着水汽,吹散了白日的暑热,也吹动了船舷边的灯火,明明灭灭。我们的船队在江陵城外的一处僻静港湾下锚停泊。星子寥落,月色被一层薄云遮掩,只在墨色的江面上投下一片朦胧的清辉。李白白日里与江陵旧友畅饮,此刻正斜倚在甲板的矮几旁,手持酒壶,对江独酌,口中哼着不成调的巴地民歌。
我坐在不远处,就着一盏防风灯,偷偷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以这个时代能理解的硬黄纸订成)上记录着今日的见闻——“先生论及屈子《九歌》,谓其‘巫风炽烈,人神杂糅,非仅祭歌,实乃楚魂之咆哮’,此论发前人所未发,深得我心。然先生酒后谈及朝中近事,眉宇间郁气凝聚,狂放之下,难掩失意。”
正奋笔疾书间,一阵极轻微的水声划破了夜的寂静。我抬头望去,只见一艘乌篷小舟,如同浮在水面的墨块,无声无息地滑近我们的座船。舟上无桨无橹,只有一位身着素色长袍、须发皆白的老者静立船头,手中提着一盏昏黄的羊皮灯。他身形瘦削,仿佛融入了夜色,唯有那双眼睛,在灯影下闪烁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清亮光芒。
小舟在离我们船舷丈余处稳稳停住,不见船夫,亦不见动力,仿佛它本就是江水的一部分。老者目光扫过,最终落在李白身上,他拱手一礼,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我们耳中,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李翰林,别来无意。老朽奉家师之命,特来问询——那‘云梦泽’的旧约,阁下可还记得?”
“云梦泽”三字一出,我明显感觉到李白的身躯微微一僵。他原本慵懒斜靠的姿态瞬间挺直,握着酒壶的手指收紧,指节有些发白。眼中的醉意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追忆,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他放下酒壶,缓缓站起身,衣袂在夜风中飘动,沉声道:“尊师……他老人家,还在人世?”
老者微微一笑,那笑容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有些缥缈:“山野之人,不拘岁月。家师一切安好,只是时常念及当年与翰林在古泽畔的赌约。如今时限将至,特命老朽前来,取回约定之物,或者……听取翰林的解释。”说着,他双手捧起一直置于身前的那只古旧漆盒。那盒子颜色暗沉,上面似乎雕刻着一些难以辨认的虫鸟符文,在灯光下泛着幽光。
我的心猛地一跳。“云梦泽”?那不是上古传说中浩瀚无垠的大泽吗?早在汉代就已淤积分割成诸多小湖,先生怎会与那里有什么“旧约”?而且看这老者的气度,以及这神出鬼没的登场方式,绝非寻常人物。他们口中的“家师”,又是何方神圣?一个巨大的谜团,伴随着江心的夜雾,悄然将我笼罩。
李白沉默了片刻,挥手让闻声而来的船工和略显紧张的我稍安勿躁。他目光锐利地审视着老者,最终道:“东西,未曾备齐。届时,李某亦无甚可说。唯有此行沿途所得的一些诗稿,或可抵部分约定。”他转身从舱内取出一卷诗稿,那是他近日在荆楚之地即兴挥毫的墨宝。
老者接过诗稿,并未展开观看,只是轻轻放在漆盒之上,摇头道:“翰林知道,家师所求,非是这些锦上添花的文字。乃是‘楚地魂韵,三代之遗风’。您当年慨然应允,搜集散落于荆楚大地的古之‘祀音’、‘巫咒’残篇。如今……莫非是俗务缠身,忘了根本?”
我听得心头震动。“楚地魂韵,三代之遗风”?“祀音”、“巫咒”残篇?这听起来更像是屈原《九歌》《天问》中所描述的那些古老、神秘,甚至带着些许禁忌色彩的东西,与我所知的、主要作为诗人的李白形象相去甚远。先生身上,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李白闻言,脸上掠过一丝自嘲的笑意:“非是忘了根本,而是愈是追寻,愈觉其渺茫浩瀚,人力有时尽。况且,那些古物所附着的‘力量’与‘因果’,岂是凡人可以轻易触碰收集的?” 他话中有话,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我,让我心中又是一凛。难道这收集,并非简单的文献整理,还涉及到某些超自然的力量?我的穿越,是否也与这种神秘力量有关?
“此言差矣。”老者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翰林身负‘谪仙’之名,岂是凡俗?家师曾言,您乃此世最有希望重续楚巫脉络之人。赌约之事,关乎重大,并非儿戏。”他顿了顿,目光第一次正式落在我身上,“这位小友,气息独特,似非此间常客,莫非是翰林新觅的传人?”
我突然被点名,顿时紧张起来。李白却摆了摆手,将我护在身后:“此乃李某新收的记名弟子,与此事无关。赌约之事,我自有分寸。请回复尊师,待我溯江而上,深入巴蜀,或能有所得。届时,再亲往云梦故地,给他一个交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