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记忆、情感、思维模式都完全一致,那么对于内在的“自我”认知而言,似乎……真的没有区别。
就像一个文件被完美复制,内容字节完全一样。
不过……
一个念头闪过。
如果灵魂有独一无二的编号,那么他们的区别就大了。
享受生命的,不是同一个编号的灵魂,那么就不是同一个灵魂,哪怕他们一模一样。
更何况,他们有出现的先后顺序,存在的时间线本身就成了区隔?
他刚要将这个基于“灵魂编号”和“时间线”的思路说出口,却猛地停顿住了。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纸上那个关于“特弥修斯之船”的格言上。
船……不断被替换部件。
他……呢?
他想起了自己的“自我”。
他发现自己和这艘船的处境,如此地相似。
船的木板被不断替换。
他的意识、他的记忆、他的人格,又何尝不是在被某个人……某种力量……悄然更改?
那么,回到那个最本质的问题:
构成部件替换后,事物是否还是原来的事物?
延伸至自身:
他的“自我”,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是否还是原来的那个“自我”?
那些他曾经视为绝对禁忌、不可触碰的底线,在这个没有死亡负担、规则扭曲的诡异世界里,似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可以放肆审视和思考的空间。
而答案……需要重新斟酌。
喜欢跟踪十七次后,他终于肯咬我了请大家收藏:(m.2yq.org)跟踪十七次后,他终于肯咬我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