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发现地下密道》
藏经阁的尘埃在斜射的阳光中飞舞,罗子建的手指停在了一块布满蛛网的梵文碑上。那上面的文字像是一群跳舞的小人,扭曲着、伸展着,与他记忆中任何古代文字都对不上号。
"这不对劲,"他低声自语,手指轻轻描摹着碑文边缘的波浪纹,"这块碑的材质比周围的经书至少早了两百年。"
"喂,书呆子,别光顾着研究古董。"张一斌从书架后探出头,手里抓着一本《金刚经》,"老秃驴们快做完晚课了,被发现我们偷溜进藏经阁就完了。"
罗子建没理会他的催促,而是从袖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那是他们在上一卷中找到的碧云剑线索,上面潦草地画着一把剑的轮廓,旁边写着"梵文为钥"四个字。
"欧阳!过来看这个!"他压低声音呼唤。
欧阳菲菲正踮着脚查看最高层的经卷,闻言轻盈地跳下来,长发在脑后划出一道弧线。她凑近石碑,鼻尖几乎贴到冰凉的表面,忽然倒吸一口冷气。
"这不是普通梵文,"她的手指颤抖着指向几个特殊符号,"这是郑和船队使用的密码文字,我在爷爷的航海文献里见过类似的。"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的火花。就在这时,藏经阁的大门突然发出"吱呀"一声响。
"快躲起来!"张一斌一把拽过两人,三人滚进了一排高大的书架后。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木质念珠碰撞的清脆声响。
"奇怪,老衲明明听到有人说话。"一个苍老的声音喃喃道。
罗子建屏住呼吸,透过书架的缝隙看到了一双磨损的僧鞋和深褐色的袈裟下摆。那是寺里最年长的慧明大师,据说已经一百二十岁,却依然精神矍铄。
慧明大师在石碑前停下,枯瘦的手指抚过碑文,忽然叹了口气:"因果循环,该来的终究会来。"
待脚步声彻底消失,三人才长舒一口气。欧阳菲菲立刻掏出手机——这是他们为数不多还能使用的现代设备之一,幸好太阳能充电功能还能用。
"来不及细看了,先拍下来。"她对着石碑连拍数张,却惊讶地发现照片中的碑文比肉眼看到的多了几行字。
"紫外线!"罗子建恍然大悟,"碑文有一部分是用特殊颜料写的,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到!"
张一斌挠了挠光头——为了混入寺庙,他们不得不剃度——突然眼睛一亮:"钟楼!寺里最大的铜钟含有特殊金属成分,如果把它擦亮,反射的月光也许能激活隐藏文字!"
夜幕降临,寺庙沉浸在寂静中。三人借着月光溜向钟楼,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钟楼矗立在寺院西北角,是一座三层木结构建筑,黑黢黢的轮廓像是蹲伏的巨兽。
"等等,"欧阳菲菲突然拉住两人,"有人。"
他们躲在一棵古柏后,看到一个小沙弥提着灯笼绕钟楼转了一圈,然后打着哈欠离开了。
"巡夜的,"张一斌低声道,"再过半个时辰才会再来。"
三人蹑手蹑脚地爬上摇摇欲坠的木楼梯。铜钟在月光下泛着幽光,足有两人高,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经文和图案。
"快看!"罗子建指向钟身中央,"那不是碧云剑的图案吗?"
确实,众多图案中隐藏着一把造型独特的剑,剑柄处镶嵌着七颗星辰,与他们之前找到的线索完全吻合。
"先别管那个,"张一斌已经开始用袖子拼命擦拭钟面,"月亮马上就要到最佳角度了。"
随着铜钟被擦亮,月光在钟面上汇聚成一束明亮的光斑。欧阳菲菲将梵文碑的拓片——她下午偷偷制作的——对准光斑,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残缺的碑文逐渐显现出新的内容,形成一段完整的文字。
"这是..."欧阳菲菲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秘密航线图!碧云剑被带到了..."
她的话戛然而止。楼下传来了脚步声,不止一个人。
"有人举报看到可疑人影往钟楼来了。"一个粗犷的声音说道。
"搜!"另一个声音命令道,听起来像是武僧教头。
三人惊慌失措地对视一眼。张一斌迅速将拓片塞进怀里,指了指头顶:"上楼顶!"
他们轻手轻脚地爬上最后一截楼梯,推开顶层的活板门。夜风迎面扑来,整个寺庙的轮廓尽收眼底。罗子建最后一个上来,正要关上活板门,却听到下面传来一声惊呼。
"这铜钟怎么这么亮?肯定有人动过!"
"分头找!"
活板门被轻轻合上,三人趴在楼顶大气不敢出。欧阳菲菲突然拽了拽罗子建的袖子,指向不远处的一片树林:"看那里!"
月光下,一个黑影正快速移动,转眼就消失在树林深处。
"不是寺里的人,"张一斌眯起眼睛,"动作太专业了,像是练家子。"
罗子建的心沉了下去。他们不是唯一在寻找碧云剑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