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星空辩论赛》
南海的夜,窒闷得令人心悸。庞大的宝船舰队如被无形蛛网缚住的巨兽,陷在一片无边无际的“死水”之中。整整三日,一丝风也无。白日里,烈日灼烤着甲板,桐油味混合着汗水的咸腥在凝滞的空气里发酵。夜晚降临,无数星辰倒映在如墨镜般光滑的海面上,却只带来更深沉的绝望。淡水被严令限制,可恐慌如同甲板缝隙里悄然渗出的海水,浸透了每一颗心。值夜的水手靠在船舷上,眼神空洞地投向那虚假繁荣的星海,喃喃低语:“妈祖娘娘…送一阵风来吧…”
“荒谬!”钦天监派出的老航海师王景弘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枯瘦的手指重重戳向摊开的厚厚《过洋牵星图》,“北斗柄指寅位,南斗暗淡,老人星高悬中天!此乃天示风息,绝无差错!”他浑浊的目光扫过围拢的年轻水手,带着一丝冰冷的警告,“妄动者,徒耗淡水,违逆天心!”
“王师!”罗子建的声音在紧绷的寂静中格外清晰,他指向东南天际一颗明亮的星辰,“您看老人星!它今夜的位置,比昨日观测,分明低了半指有余!”
王景弘猛地抬眼,鹰隼般的目光射向罗子建所指之处。老人星,这南海航路上至关重要的“水手之星”,在墨蓝天幕上稳稳悬着,光芒恒定。“小儿信口雌黄!”他怒极反笑,枯瘦的手指捻着稀疏的胡须,“牵星板量度,毫厘之差便谬以千里!你肉眼凡胎,岂敢妄言星辰移位?再敢妖言惑众,乱我军心,休怪军法无情!”
“不是肉眼!”陈文昌心直口快,脱口而出,“是大地在转动啊!我们脚下的地,一天一夜自己就转完一圈,所以看到的星星位置才会变!哪有什么‘天旋’?”
“地动?”王景弘的嘶哑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夜枭厉鸣,刺破了甲板上死水般的沉寂。他枯槁的手指剧烈颤抖,几乎戳到陈文昌的鼻尖,“荒谬绝伦!胆敢动摇‘天圆地方’之万古至理?此乃诛心之论!来人——”
“且慢!”一个沉稳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响起。人群如被无形之手分开,郑和身着常服,缓步而来,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一双深邃的眼眸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罗子建脸上。“罗先生,”他声音平和,却带着千钧之力,“你方才所言,关乎天地根本,亦关乎我两万弟兄性命。既敢言,可敢辩?”
甲板中央,火把通明,亮如白昼。一方是王景弘及其几位面色肃穆、身着钦天监袍服的弟子,面前摆放着传承数代的古老牵星板、玳瑁壳制成的星图筒,以及几卷翻得边角起毛的星图。空气里弥漫着桐油、汗水和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另一方,只有罗子建一人,孑然而立,身后站着忧心忡忡的欧阳菲菲、攥紧拳头的张一斌和脸色发白的陈文昌。
“黄口竖子!”王景弘率先发难,声音如同锈铁摩擦,他猛地展开一卷《郑和航海图》,手指戳向其上繁复的星宿标记,“此乃历代先贤心血,依天象运行、周天星斗之律绘制!星宿方位,亘古不移!尔等所谓‘地转’邪说,悖逆天道,动摇国本!岂非欺天?”
罗子建深深吸了一口气,海风的咸涩似乎沉淀在肺腑深处。他目光扫过周围一张张被火把映照得明暗不定、充满怀疑与恐惧的脸孔。“王师,”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背景里海浪拍打船身的闷响,“星图无误,乃前人观测所得。然其观测之基,立足于我们足下的大地。若此大地本身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如舟行于海,日夜旋转不息呢?”他抬起手,指向头顶那片璀璨得令人心悸的星河,“正因如此,昨夜高悬中天的老人星,今夜才会悄然低垂!非星动,乃地转!”
“狡辩!”王景弘的一个弟子厉声喝道,“天行健!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此乃万古不易之铁证!若地自转,我等为何不觉?为何不被甩脱于虚空?鸟雀为何能安然栖于枝头?”他语速极快,咄咄逼人,引来周围水手们一片嗡嗡的附和声,许多茫然的眼神重新投向王景弘,仿佛抓住了唯一的浮木。
罗子建心中苦笑,惯性?引力?这些词汇一旦出口,无异于天方夜谭。他只能迂回:“诸位行船于海,巨舰破浪,疾驰如飞,可曾见船舱之中,杯中之水因船行而尽数泼洒?可有蚊蝇因船行而撞死壁间?此乃同舟共济,万物随行同速之理!大地载我等旋转,万物亦随之而动,故不觉其动!星移非星动,实乃我辈随大地而动,视角变换所致!”
他目光灼灼,迎向王景弘:“敢问王师,若星宿位置亘古不移,为何四季轮转,所见星图不同?为何冬夜不见夏夜之银河?此非星宿迁徙,实乃我等随大地绕日而行,方位更迭所致!”此言一出,连王景弘身后的弟子也微微骚动。四季星象变换,是他们每日推算航路的基础常识,却从未有人将其与脚下大地的运动联系起来思考。
“强词夺理!”王景弘脸色铁青,他猛地抓起一个黑檀木制成的方形牵星板,其上刻着细密的刻度,中心悬着一根极细的丝线。“此牵星板,测星辰出水高度,以定船位,百试不爽!若依你所言,大地旋转不休,星辰方位时时变动,牵星定位之法岂非成了笑话?千百年来无数海客魂归大洋,皆是错谬不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